交通医学2022年第36卷第6期MedJofCommunications,2022,Vol.36,No.6[文章编号]1006-2440(2022)06-0576-04[引文格式]李晶菁,王萌,陈瑜,等.持续中性粒细胞升高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性[J].交通医学,2022,36(6):576-579.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机体稳态失衡,导致危及生命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由于脓毒症临床异质性强、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炎症反应失控和免疫功能失衡是脓毒症发病的关键机制,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细胞是全身炎症反应重要标志物,在炎症反应过度激活阶段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形成“炎性因子风暴”,严重影响正常免疫功能。中性粒细胞占循环白细胞50%~70%,构成先天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经过趋化、吞噬作用产生活性氧物质,导致广泛炎症和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过度炎症引起大量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蛋白水解酶释放,造成全身和局部内皮损伤;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DNA、染色质和颗粒蛋白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造成细胞外组织损伤[3]。组织损伤会促发类似的级联反应,导致严重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还有助于激活第二阶段免疫反应。因此,中性粒细胞反映脓毒症时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状态。本文回顾性收集我科2017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22例临床资料,分析早期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对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脓毒症患者222例,男性122例,女性100例,中位年龄71.0(63.0,79.0)岁。根据患者入院后28天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166例和死亡组56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1];(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既*[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0M670037ZX)。**[通信作者]姜岱山,E-mail:jiangdaishan@ntu.edu.cn持续中性粒细胞升高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性*李晶菁,王萌,陈瑜,姜岱山**(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226001)[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入院后第4天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以入院后28天结局分为存活组166例和死亡组56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参数,采用拟合曲线分析第4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day4absoluteneutrophilcount,D4-ANC)与28天死亡率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估D4-AN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以D4-ANC10×109/L作为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D4-ANC非升高组108例和D4-ANC升高组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