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是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在小学语文中,这也是学习的重点。在小学五年级,除了复习、巩固、学习的修改病句的句子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次序颠倒、重复累赘、前后矛盾等病句修改的方法外,又重点学习了改正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增删词句,使语言更规范,意思表达更清楚、完整等,培养正确运用句子的良好习惯。五年级修改病句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1.修改病句的原则在不改变原来句意的前提下,对句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进行修改,使语句正确、通顺。2.修改病句的方法(1)读懂原句意思,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2)运用修改符号,在病句上进行修改。(3)将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校对,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产生。如果发现问题,再重新修改。3.常用的修改符号4.病句的类型。【暑假衔接课】专题06病句辨析凡是违反客观事理或语言结构规律的句子都是病句。主要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概念不清、分类不当;褒贬不分;重复啰嗦;词序颠倒;比喻不当;夸张过分;指代不明;不合事理;一动词两宾语等。五年级新学修改病句的知识点,课本91页以叶圣陶先生推敲、修改的作文做了详细的说明:(1)改正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如,“心就像刚上岸的鱼‘扑腾、扑腾’一个劲儿地跳”,在“鱼”后加上了逗号,删掉了“扑腾、扑腾”中的顿号。将“象开玩笑似的说”中的“象”改为“像”。(2)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如,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为“课本的包书纸”。将“我递给同桌小强看,还不停地给他讲着”中的“不停”改为“悄悄”,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3))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如,“口里还不住地呐喊”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这样改既符合画面的意思,又使表达更确切。(4)增删词句,使语言更规范,意思表达更清楚、完整。如,作文中写“上课了,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家,然后鞠躬让大家坐下”,叶圣陶先生改为“上课铃一响,他走进教室,挺直腰板望了望大家,然后鞠躬,让大家坐下”,使句子不啰唆,句与句之间衔接紧密,意思表达也更准确完整。5.修改病句的考点。从近年来小考题的命题来看,“修改病句”的检测,主要以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把不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