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23.04/TraditionalVillageProtectionandCharacteristics传统村落保护与特色营造越来越多的乡村走向非自然消亡的末路,“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是大部分传统村落都面临的难题。另因自然界的侵蚀,以及保护意识的不足,传统村落的各类资源日渐衰败。20世纪中后期,全世界发展乡村旅游业,势头猛烈,核心原因在于传统农业趋于饱和,无法再为乡村带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旅游业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使其面临时代赋予的机会和挑战,使传统村落新村空间全面活化成为难点[1]。要活化改造传统村落,空间活化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现今诸多开发者认知不足、经验能力有限,不能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传统村落的价值、文化内涵、保护方式,传统村落文化延续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艰难的处境[2]。合阳县灵泉村新旧村空间区分明显,旧村是主要的传统文化载体,新村的营建既要考虑传统营建经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旧村协调发展,又要满足现代发展需求。本文从灵泉村面临的困境出发,总结内部空间特征及传统营建经验,分析空间失活的原因,进而针对空间失活问题提出应对策略。1灵泉村传统村落的特色1.1村落概况灵泉村位于陕西合阳东17km渭北台塬区的东北部,是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三面环沟,一面接壤,借福山、禄山、寿山、黄河自然山水地势为依托,最终形成“三面环山,东眺黄河”的“三山一河”的整体格局(见图1)。现状产业是农业,种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旅游产业充分拓展灵泉村的古朴厚重风韵绵长的人文旅游资源。1.2村落内部空间特征1.2.1村落选址与格局生态环境与山水格局是传统村落选址的一大重点,遵循“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来体现人与山、水、林、摘要合阳灵泉村是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十几年间新村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变成主要生活空间,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如场所精神丧失、传统营建经验消逝、人居环境质量低下等诸多问题。现今新村在保护传承与发展利用之间失去平衡,过分强调发展和流于表面的保护,致使其空间失活。本文针对灵泉村新村空间,进行空间活化的路径探索,研究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促进良性运转、实现长久发展的对策。关键词传统村落;灵泉村;保护与发展;传统营建经验;空间活化中图分类号TU982.2文献标识码ADOI10.19892/j.cnki.csjz.2023.04.11AbstractLingquanVillageinHeyangisthesecondbatchofnationaltraditionalvillages.Inmorethantenyears,thenewvillagehasdevelopedbyleapsandboundsandbecom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