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_传统继替与代际更迭:土族家庭圍结构变迁研究=—基于青海省互助县五十村的调研?党永芬摘要: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一百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土族家庭在百年的时代变革中发生了急遽变迁。基于互助县五十村土族家庭的田野调查,动态呈现在传统继替中的土族家庭变迁,阐明在代际更迭下土族家庭结构的变迁动因,在具体语境下剖释民族地区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现代文化的适应。关键词:土族;家庭;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C9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338(2022)06-0117-10在传统社会中,中国老百姓常以家庭绵延作为其笃定的价值观念和终极的人生价值。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是中国特性的本源型传统,更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起点和既定条件。同时,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家庭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一百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土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土族家庭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具有自身特点的变化。立足新时代,如何准确把握土族家庭变迁的现状和规律,积极引导土族家庭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家庭建设,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土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村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五十村为调查对象,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和跟踪调研,对土族家庭百余年的变迁进行探讨,呈现出土族家庭变迁方面“较完整的切片”。一、互助县五十村的前世今生五十村是典型的土族村,位于互助县五十镇,红崖子沟川内,属于浅山村。五十村距海东市平安区25公里,距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城威远镇24公里,距五十镇政府不到2公里。五十镇离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城五十华里,距海东市作者简介:党永芬,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生,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117-DOI:10.14154/j.cnki.qss.2022.06.009青海社会科学丨2022年第6期平安区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