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3155698

大小:1.44MB

页数:116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XX 马铃薯 产业 技术 转化 基地 可行性研究 报告
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第 1 页 共 1 页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一、项目概况及目标 1 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3 三、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7 四、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 7 五、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 8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0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1 一、马铃薯产业是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11 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 14 三、生育期避灾性强,是减灾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18 第三章 市场分析 20 一、马铃薯产业转化基地产出物用途调查 20 二、马铃薯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1 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 33 四、马铃薯消费市场分析 39 五、酒精市场分析 46 六、休闲食品—薯片市场分析 50 七、马铃薯营销合作模式 56 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和有利条件 61 一、项目选址 61 二、建设条件 61 第五章 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方案 65 一、建设宗旨和目标 65 二、建设标准 65 三、项目建设总目标 66 四、生产工艺 66 五、工厂化生产的管理体系 69 六、产业化推广模式 70 七、建设内容 71 第六章 酒精生产工艺方案 74 一、工艺流程 74 二、工艺技术 74 三、工艺特点说明 76 四、建设设备清单 77 第七章 炸薯片生产工艺 81 一、生产工艺流程图 81 二、马铃薯薯片生产工艺描述 81 三、生产技术创新 84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劳动安全 86 一、环境保护 86 二、消防安全 89 三、劳动保护 90 第九章 节能、节水 91 一、编制依据 91 二、能源构成 91 三、节能和节水措施 91 第十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与培训 92 一、组织机构 92 二、劳动定员 93 三、职工来源 94 四、职工培训 94 第十一章 施工进度及项目管理 95 一、施工进度 95 二、项目建设管理 96 第十二章 项目招投标 98 一、招投标原则 98 二、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99 三、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100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 一、投资估算 101 二、资金筹措 102 第十四章 效益评价 104 一、评价依据、范围及指标 104 二、经济评价 105 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 111 一、能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 111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高效农业 111 三、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111 四、建设规范的检测检验系统,保障农户的利益。 112 五、保障粮食安全,降低粮食供给对国外的依赖 112 六、有效利用生物质能,减小石油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113 第 2 页 共 2页 第一章 总论 受XX(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们对“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项目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交通、电力、给排水、通讯等条件进行调查,收集有关基础资料,并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在认真调查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及目标 项目名称: 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 建设地点:XX高科技园 承办单位:XXXX马铃薯产业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XX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3年 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拟建于XX高科技园内。XX高科技园是1997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四园”之一。园区位于XX市芙蓉区东部,东临XX县,西至京珠高速公路,南靠浏阳河,北接XX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园区距XX火车站5公里、黄花机场9公里,京珠高速、319国道纵横园区,距XX市区最近,最能充分利用城市资源。目前园区内已有大、中型企业70多家。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七通一平”,建成面积已达2平方公里。 项目建设目标: 1、项目建成后,使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的技术装备水平、科研开发能力、脱毒微型薯生产能力和脱毒种薯供应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逐步发展成为我国XX马铃薯科研开发、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的中心和脱毒微型薯(原原种)生产和供应中心。辐射范围可达越南、泰国等东南亚诸国。 2、通过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和几个配套良种繁育基地的协调发展,加大脱毒种薯的生产和供应能力,加强脱毒种薯销售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南方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力争在3年内使全省马铃薯脱毒良种普及率达到50%以上;5年内全省马铃薯良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10年内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冬闲田里种上10~20%左右的马铃薯。加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引进适宜XX地区和长江以南地区种植的名、特、优、新品种,加快新品种的繁育推广进度,确立和保持XX省在马铃薯脱毒良种的繁育推广方面的优势地位。 3、受政府部门和生产单位委托执行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质量监测,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4、建设10万吨/年的酒精生产基地。 5、建设1600吨/年的薯片生产线。 6、组织开展全省及长江以南地区的马铃薯学术交流,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宣传、推广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和脱毒种薯的生产与应用。 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XX马铃薯产业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个家致力于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马铃薯种植推广和马铃薯加工贸易的新型公司,是由XX(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XX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支持而组建,注册资本人民币700万,法定代表人为XX,经营范围涉及马铃薯系列产品的研究、生产、销售,马铃薯品种的培育、提供相应技术服务;从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化工医药、化肥、机械设备及工业新材料的研究、开发。 股东单位介绍: XX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法定代表人:XXX;注册资本:人民币XX仟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方式:批零兼营;经营范围:主营高科技控释肥、环保产品、农产品的研究、市场投资与开发、房地产投资、纸(不含新闻纸)、纸制品、皮革及其制品、包装用品、文体用品、五金、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及监控化学品)、日用百货、电器机械及器材、建材(不含硅酮胶)的销售;法律、法规允许的废旧物资回收综合利用。经营期限:长期。法定代表人资格证号为:4XX;国税登记号:XX;地税登记号:XX字XX;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XX;2004年10月XX日经中国工商银审核合格开户。公司由一九九九年九月成立,注册资本XX仟万元,公司经历多次的变革,发展到2004年总资产XX万元,总负债XX万元,所有者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XX万元,实现利润总额XX万元。 2002年被评为XX民营企业500强综合类第十一名,“XX十大诚信经营民营企业”,多次被XX省银行协会评定授予“守信用企业”。自其成立起成功举办了2000年全国纸张订货交易会、XX皮具箱包节等大型行业会议,开发了XX皮具箱包大市场、XX物流中心等专业市场,2001年,成功的收购了XX制药和XX化工,并对其进行了改制,在此基础上筹建了30万吨西玛西控释专用肥项目。 公司现有职工480人,其中高工技术人员23人,中级技术人员达57人。 技术支持介绍: XX农业大学是一所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学校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2.27平方公里,北领XX秀色,南润XX河风光,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是XX省园林式单位。 学校始建于1951年3月9日,经过54年的建设,学校已由一所单科性的教学型农学院发展成为以农为主,农、工、文、理、经、管、法、教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5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199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目前已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各类在校生逾4万人。设有18个院部、44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4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油料作物改良分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8个XX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在岗博士生导师118人,硕士生导师343人,正高职称150人,副高职称429人;4人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2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成员1人,59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 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项目由XX博士(园艺园林学院院长)主持,园艺园林学院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观赏园艺学、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园艺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的范围已经覆盖了园艺学的所有领域,并有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资格。设有园艺学、园林学、艺术设计等3个本科专业和园林技术、观光农业2个专科专业。已经构成了有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四个教学层次、全日制和继续教育两种教学形式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农学、工程学和艺术学三大学科门类有机结合、持续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院设有果树园艺系、蔬菜园艺系、观赏园艺系、园林系和艺术设计系,建有院级实验中心和教学实习基地。果树学科是XX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蔬菜学科和观赏园艺学科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职员总数65人,其中教师48名,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在籍学生总数2000余人,其中博士后研究人员3人,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57名,全日制本(专)科生900名,成人教育(自考)学员1000余名。 科学研究是园艺园林学院持续发展的动力,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学院建有XX柑桔育种中心、园艺植物研究所、XX马铃薯产业化工程技术中心和园林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948项目、973前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农业部科技攻关项目、XX省重大科技专项、XX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获奖的科技成果,审定和登记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申请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多次组织和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可喜成就,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马铃薯产业化技术是XX农业大学于2000年开始进行的课题研究,现由XX博士(博士生导师)主持,该项目已经于2005年4月由XX省科学技术厅组织袁隆平院士、方志远院士等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被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相继从国外引进2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其中早熟鲜食品种生长期55—60天,其产量在2500公斤以上;中熟鲜食品种生长期为65—70天,其产量在3000公斤以上;迟熟品种多为工业用品种,生长期为120天左右,产量在5000-8000公斤。淀粉含量一般在18-25%之间。在品种筛选试验的基础上,自2004、2005年开始在我省的岳阳、益阳、常德、湘潭、郴州、湘西等地市布点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6274.8亩,增加产量8825.17吨,增加产率32.5%,新增产值886.94万元。 从2003年开始,开展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和微型薯生产研究,共进行了80多个马铃薯品种的试验,先后在我省试种地区进行对比,其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增产率高达41.7%,同时还进行了施肥研究与控释肥的研究,其使用控释肥的对照组其产量再次提高22.45%。该研究课题组还对马铃薯植株作和马铃薯种植方式进行了研究。 新公司拟由XX农业大学教授XX博士任总经理,刘明月教授任公司技术总监和技术革新研究小组组长。公司下设办公室、财务部、课研组、脱毒中心、检测中心、种薯供应中心、马铃薯贸易商行、工业酒精生产车间、薯片生产线、环保处理沼气部门等九个部门。 三、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2003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3、《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5、《国家种子工程建设第十个五年计划》。 6、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7、《XX省2001—200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8、建设方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9、国家计委计投资[1993]530号文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0、建设部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定额; 11、其他文件资料。 四、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规范、规程,国家农业部等有关政策法规,本可研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生产加工、综合利用以及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选址、工程技术与建设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对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 五、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1.功能定位 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项目定位为把基地建设成一个集马铃薯种薯生产、检测、销售和马铃薯深加工的综合性示范基地,以带动全省及长江以南的马铃薯种植、推广和深加工。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一个原种基地、一个种薯基地、一个办公大楼、一个检测中心、一个培训中心、一条10万吨的酒精生产线、1600吨/年的薯片生产线及仓库、还有配套的环保处理工程。 (二)总图布置方案 XX马铃薯产业技术转化基地位于XX高科技园。本工程主要由七个功能组成,分别是办公区;种薯生产区;检测区;酒精生产区;薯片生产区;教学区;环保处理区。 (三)劳动定员及职工来源 本项目共需员工550人,各类人员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岗位工作的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从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聘。 (四)项目实施计划及招标方案 本项目建设期自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底,共计36个月。本项目建设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招投标的范围包括: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建设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31463万元,其中固定资金投入23094万元,流动资金8369万元;资金筹措为自筹11063万元(固定资金自筹8094万元,流动资金自筹2969万元),申请贷款20400万元(固定资金贷款1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5400万元)。 (六)财务评价 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年平均收入为83587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13554万元,年平均利税为13925万元,其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69%,财务净现值为49997.16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27年,盈亏平衡点为30.72%,贷款偿还期为5年,说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项目经济上可行。 (七)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投资方向,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建设条件具备,工艺技术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建议银行贷款及时到位,以便项目早日建成见效。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 项目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数据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数据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1463 1.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23094 1.2 流动资金 万元 8369 2 总用地面积 m2 18664.8 3 总建筑面积 m2 98250 4 销售收入 万元 83587 年平均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70805 年平均 6 利润总额 万元 13554 年平均 7 投资回收期 年 6.27 含建设期(所得税后) 9 投资利润率 % 28.86 10 投资利税率 % 44.26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6.69 IC=12%所得税后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9997.16 IC=12%所得税后 13 盈亏平衡点 % 30.72 年平均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马铃薯产业是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1、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5%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国耕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且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面积还在不断下降。中国的人均耕地,人均拥有水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是一个灾害频繁的国家,从此角度讲,也必须提高粮食单产。1998年国内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加上各种建设挤占耕田,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始下降。1998年-2002年全国净减少耕地5945.15万亩。1998年至2001年,全国水稻面积减少3600万亩,总产量减少2100万吨;玉米播种面积减少7600万亩,总产量减少1600万吨;小麦播种面积减少1400万亩,总产量减少1900万吨。从增产力看,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单产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产进一步增加难度很大,且不会有持续、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还要寻找新的途径。 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与之对照的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却迅猛增加,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每年在以约4.5%的速度增长。截至2003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70多万公顷,占世界的25%;总产量7500多万吨,约占世界的19%和亚洲的70%。 人口增加和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粮食安全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而靠增加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来增加它们的总产量,进而增加粮食安全的可能很小。而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粮食安全的压力。根据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供求的经验数据,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当粮食播种面积大于17亿亩时会导致粮食过剩,引起粮价下跌;当粮食播种面积小于16.5亿亩时会导致粮食供给紧张,引起粮价上涨。实际上,2000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已经下滑到16.5亿亩以下。之所以目前暂没有引起粮价的明显上涨,可能主要是由于国家和农户的储备粮比较充足所致。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会小于去年。如果预测准确,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价上扬从而引致物价的全面上扬,是有可能发生的。 2、大力推广马铃薯新技术,能保障粮食安全 在中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措施之一,马铃薯有着远大的增产潜力。中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平均单产已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但马铃薯的产量却在每公顷14吨左右,低于每公顷16吨的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荷兰一些地区每公顷100吨的产量,增产空间巨大。马铃薯以其顽强的适应性和高产、高淀粉质、易饱涨、可久贮、煮食快捷,而且在地底生长,不易遭到破坏及盗窃等等先天性的优越性,帮助欧洲人捱过了史上数次重大饥荒和战乱。1845年,一种引致马铃薯枯萎病的真菌首次侵袭爱尔兰,令大批土豆变黑并且枯死,酿成长达5年的饥荒,夺命近200万,亦驱使同样数目的饥民向北美迁移。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土豆也就没有今日的美国。 3、推广马铃薯新技术,能降低粮食供给对国外的依赖 在中国,很多人是吃着土豆长大的,随便翻翻各地食谱,就知道土豆受欢迎程度。统计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四分之一,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 这不是问题。问题就是这些多年来吃得都“比较烦”的“山药蛋”,每年还要花费10多亿元人民币向世界购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马铃薯生产面积只有18万公顷、年产量只有800多万吨的荷兰,每年仅从马铃薯鲜薯及冷冻马铃薯制品贸易中就可从其他国家净赚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5亿多元。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但每年还要花费10多亿元人民币从国外进口。入世后,所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都要放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考虑,如果不改变现状,将在竞争中难有比较优势。 过去三年中,中国直接从美国进口的冷冻马铃薯条增长了10倍,1998年中国进口美国冷冻马铃薯条共计两万吨,价值1575万美元;1999年进口达到了5万吨,进口用汇近5000万美元。使用马铃薯栽培新技术,生产高质量的马铃薯产品,能在减少国家外汇流出的同时也减少了我国粮食对国外的依赖。 4、是巩固和加强我国马铃薯世界生产第一大国地位的需要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有400余年。近10年来因受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1990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268万亩,产量为3119万吨, 2000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到8000万亩,产量达到6800万吨。10 年间,面积增长了87.4%,产量增长了118%。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内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日益增大,专家们预测,未来10 年,我国马铃薯生产仍将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到9000万亩 ,总产量将达18000万吨。这不仅大大缓冲了我国粮食的短缺,更重要的是我国加入WTO后,马铃薯已成为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创汇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我国马铃薯产品深受国外消费者青睐,已经占领国际市场较大的份额。因此,本项目实施后,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应用于生产的增产作用非常显著,一般增产30—50%,甚至成倍增产。所以,项目建设是巩固和加强我国马铃薯世界生产第一大国地位的需要。 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 1、大力推广马铃薯新技术,能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 从资源环境上来讲,发展马铃薯产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耕地中60%是干旱缺水地区,这些地区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 在所有农作物中,马铃薯是全国各地都能种植的粮食作物。它抗旱性好、栽培技术比较容易掌握,适宜于产业化推广。马铃薯产业多数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是很多贫困农民的主要粮食,在西部开发中对解决贫困人口吃饭问题具有重大作用。 中国农科院所做的调查显示,与栽培同样面积的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相比,农民栽培马铃薯所得收益最高。马铃薯主产区一般都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国家通过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投入,能够让农民从马铃薯上得到更多实惠,在贫困地区发展马铃薯生产,是一种有效的“造血式”产业扶贫。 为了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中国南方要大力推广马铃薯,形成产业化。北方马铃薯年底上市,XX马铃薯4-5月上市,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缺。运用“冬闲田春季马铃薯全程覆盖生态栽培技术”种植马铃薯,亩产完全可以突破3-5吨,如果南方3亿亩冬闲田有30%种植马铃薯,总产可达3-5亿吨,将有效地增加我国粮食总量,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XX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不够,每亩产量低于发达国家二至三倍;缺乏加工专用的品种,保鲜贮藏及深加工技术落后,缺少龙头企业。 马铃薯具有适应冷凉、潮湿而不耐高湿、干旱的特点,生长期间以昼夜平均温度17—21℃为宜,茎叶生长最适温为17—21℃,最低温度为7℃左右。高温、长日和弱光对其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有利;而较低温、较短日照和强光则有利于块茎的形成。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含有机质较多的微酸性(PH5.5—6.5)土壤最合适。XX省的山区和湖区堤垸温光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合马铃薯生长发育。XX农民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和经验,特别是本项目的实施既根据XX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又充分考虑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吸纳接受能力,应用脱毒微型种薯一方面可以解决因环境条件而导致种性退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解决种薯不便于运输贮藏的困难。农民对于优质高产的脱毒微型种薯的种用价值,将会乐于接受,容易为农民选择采用,能迅速转化为高效农业生产力,生产的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种植马铃薯投资少产量高,一般脱毒马铃薯亩产达1500—2000公斤,亩产值900—1500元左右,亩平纯收入400—1000元以上,分别是一季普通早稻的3—5倍。是农民特别是山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以往由于XX马铃薯种薯基本靠从北方或临近省市调入,每年光运输费用和种薯因长途运输损耗给农户带来的经济负担多达数百万元,在灾后补种马铃薯季节时,因调运不及时所造成的损失就更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省内种薯的供给能力,减轻农民负担,满足生产需要。 2、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高效农业的需要 XX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全省各地均有种植,特别是在湘西北部分山区县(市),马铃薯更是当地主要作物之一 。2002年,XX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0.54万公顷,总产量达162.9万吨。由于马铃薯是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的粮、菜、饲、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是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也是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和适应性广的作物,由于其生长温度低、生育期短(一般100天),在XX及长江流域是能与单季中稻接茬的早春和晚秋作物。XX省马铃薯种植季节一般为1—5月和9—12月的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研究和实践表明,充分利用灾后或中稻收获后和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通过水稻+马铃薯或水稻+水稻+马铃薯耕种方式。利用水稻与马铃薯轮作,减少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马铃薯茎叶还田增强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对后作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样不仅调整了种植业的合理结构,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马铃薯是XX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XX向来是粮、猪大省,实际是以稻谷和生猪为主体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这种结构单一的传统农业模式束缚了XX农业向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本项目建设旨在充分利用XX种植马铃薯传统的优势、气候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发展无病毒、优质、高产、高效马铃薯产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XX高效现代农业的进程,保持XX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是利用区位优势高速发展高效马铃薯产业的需要 XX在地理上毗邻广东,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含港、澳地区)的副食品来源重要供应地,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马铃薯消费极具增长潜力的区域,由于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和西式快餐业的蓬勃发展,广东是我国马铃薯出口的主要渠道,全国70%的马铃薯出口是通过广东各口岸出口的,为XX马铃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空间。 XX周边各省市中,贵州、四川、重庆、湖北均为马铃薯重要产区,近年来,XX、广东、广西、江西等南方和沿海省区积极利用大面积的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XX及周边省、区、市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约160万公顷,总产量超过2000万吨。专家们预测该区域的出口和加工型等优质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将持续增加。 4、是提高马铃薯品质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马铃薯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薯质量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但XX省马铃薯的良种繁育工作开展较晚,优质脱毒种薯的生产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生产用种薯质量差(携带病毒),种薯受病毒侵染严重,影响马铃薯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严重地制约了XX马铃薯生产的发展。XX省马铃薯生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种薯生产体系不健全,全省尚没有一家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生产单位,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生产推广体系尚未形成,导致种薯市场混乱,种薯质量参差不齐,脱毒种薯普及率低,以一般商品薯充当种薯的现象依然严重,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上不去,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伤害。 2. 对马铃薯病毒、病害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全省尚未建立权威的种薯质量监督机构和种薯质量监督体系。 3. 由于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进行马铃薯脱毒快繁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病虫害检测所需的设备缺乏、手段落后。 因此,很有必要在XX建立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优质脱毒微型种薯繁育中心和适当数量的马铃薯原种繁育推广基地,完善XX省马铃薯良种繁育生产体系,推广马铃薯脱毒快繁新技术,并结合种薯的生产、销售,引进、推广适合XX省生产需要的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全省马铃薯产品质量和单产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5、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本项目采用的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微型薯的核心技术是XX省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上的一次大革命,必将推动马铃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生育期避灾性强,是减灾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XX是旱涝灾害频发省份,而且受灾面积较大,一般常年水灾面积全省累计为703.53万亩,旱灾面积高达1525.32万亩。特别是今年全省受旱总面积占全国旱灾总面积的1/3,是全国旱灾最严重的省份。洪涝灾害和旱灾常年发生在6—9月。在旱涝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中,常常把补种秋马铃薯当作一项有效的灾后重建措施。这是由于XX省马铃薯种植季节在1—5月和9—12月,正好避开了XX旱涝灾害常发季节,马铃薯这种避洪特性,使受灾地区能充分利用非旱涝季节的温、光、热和土地资源发展灾后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这对减轻灾害损失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一些贫困山区,灾后收获的马铃薯甚至成了来年青黄不接一段时期的“救命粮”。 第三章 市场分析 该产业化基地主要有四种产品:脱毒种薯、马铃薯、酒精、薯片。对于马铃薯,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而种薯商品主要提供给XX及周边地区,并由于脱毒种薯与商品马铃薯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马铃薯的生产市场也等同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消费市场,因此在市场分析过程中,我们将按照马铃薯生产、马铃薯消费两大部分进行分析。而马铃薯的深加工产品—酒精,则为常用的产品,有着相当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在此只讨论其新用途。马铃薯薯片属于目前发展最快的休闲食品,由于休闲食品中各产品的替代性较强,其营销模式和消费者敏感点极其相似。因此,在此我们只从休闲食品的角度去讨论市场容量,从薯片的角度去探讨市场竞争。 一、马铃薯产业转化基地产出物用途调查 1、马铃薯 马铃薯除了是营养丰富而齐全的食品外,它的加工增值十分显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工业加工上,马铃薯淀粉及其衍生物以自身独有的特性,成为纺织业、造纸业、化工、建材等许多领域的优良添加剂、增强剂、粘合剂及稳定剂,在医药上可生产酵母、多种酶、维生素、人造血浆及药品的添加剂等。目前世界已研究出上百种与其他粮食制成的美味营养食品。 2、马铃薯脱毒种薯 脱毒种薯的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病毒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其增产潜力一般可以达到30%~50%。 3、酒精 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分子式为C2H5OH。用途极为广泛,按其用途分类可将酒精分为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医药酒精、燃料酒精和试剂酒精等。其中在食用、工业、医药和试剂方面都是传统用法。而作为燃料,则是酒精的新用途。目前,不少国家都在考虑将酒精作为新能源以应付“石油危机”和“能源危机”,用酒精部分或者全部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不仅节约大量的石油资源,而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效应。 4、薯片 薯片是重要的休闲食品。目前,休闲食品制造业的外资企业数量不多,却占据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半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休闲食品市场以超过10%的年平均速度增长,预计年内将成为超过千亿元的市场。可见,市场潜力巨大,我省马铃薯的产量巨大,XX在休闲食品-薯片领域大有可为。 二、马铃薯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世界马铃薯概况 1.1、世界马铃薯生产概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到2004年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4个,其中亚洲40个,欧洲40个,非洲36个,中北美洲14个,南美洲10个,大洋洲4个。在全世界所有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的总产量排名第4,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在过去的近l0年中(1994--2004年),全球每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保持在1900万平方公顷左右。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中国500万公顷,俄罗斯(约320万公顷)、印度(约130万公顷)和波兰(120多万公顷)等。全世界马铃薯的平均单产为16吨/公顷左右(1067公斤)。单产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荷兰,达45吨/公顷。其他单产较高的国家还有美国(约40吨/公顷)、日本(约33吨/公顷)和加拿大(约27吨/公顷)等。下表列举了全世界及部分国家的马铃薯生产概况。 表3-1 全球马铃薯生产概况 国家与地区 种植面积(千公顷) 单产(公斤/公顷) 总产量(千吨) 1989 —1991 2002 2003 2004 1989 --1991 2002 2003 2004 1989 --1991 2002 2003 2004 全世界 17689 18784 19150 18777 15029 15887 15935 16073 265901 298419 305147 301804 非 洲 722 875 902 904 10652 11600 11607 11448 7689 10152 10464 10350 中北美洲 773 813 795 814 29158 34016 3502l 34369 22544 27656 27843 27976 南美洲 850 1002 1001 1001 12017 13440 14902 14683 10222 13463 14919 14699 欧 洲 4545 9194 9163 9145 20614 14998 14673 15107 93782 137897 134446 138152 亚 洲 4800 6843 7234 6858 13207 15692 15980 15858 63392 107375 115600 108751 中 国 2845 4464 4607 5008 10965 15900 15466 15266 31189 70977 71251 76452 俄罗斯 3265 3250 3280 9623 9644 9756 31418 31344 32000 波 兰 1809 1295 1268 1200 18350 20037 15717 18975 33247 25949 19927 22770 印 度 936 1209 1300 1300 15966 14597 17308 17308 14944 17648 22500 22500 美 国 543 562 539 550 33113 38427 40228 39447 17995 21581 21692 21700 土耳其 193 205 205 205 22404 25927 25927 25927 4320 5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