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期总第592期No.16,2023SumNo.592JournalofScienceandEducation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部2019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1]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支持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随着ChatGPT类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引导本科生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工具来辅助论文写作及科研创新,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知识服务能力。加强对本科生科研的服务支持,积极参与、影响、促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本科生科研素养,既是深化本科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新契机。1研究现状国外高校图书馆较早开展了科研支持服务,欧美国家大学生已经广泛参与到科研任务中。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被学术界认为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开端的标志[2]。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本科生开展科研支持服务的相关研究较少。以“高校图书馆*本科生科研”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主题字段中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只有17条。洪程等分别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多伦多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两所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本科生科研服务,并提出对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本科生科研服务的启示[3-4];张玲等分别对美国的“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和美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进行了介绍[5-6];袁希蓓等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研,提出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不同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和内容,以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7];马兰等从图书馆员的视角,对我国不同层次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本科生科研支持服务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本科生科研支持服务的基本情况[8];李颖新探讨了科研素养培养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及其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具体措施[9]。2调查问卷说明要做好对本科生科研的支持服务,了解其参与科研的现状和相关需求至关重要。文章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于2021年上半年开展针对在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目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本科生科研活动现状、个人科研素养认知、用户习惯四个模块共36个题目。调查通过问卷星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图书馆本科生科研支持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