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里斯《早安,午夜》中的羞耻情感摘要:羞耻情感作为一种与身份塑造相关的、具有政治潜能的生产性情感,通常聚焦于边缘或弱势群体。文章以简·里斯《早安,午夜》中女主人公萨莎·詹森的羞耻情感为切入点,通过结合汤姆金斯以及塞吉维克等人有关情动理论视域下的羞耻情感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萨莎羞耻情感的运作机制与文本表征,探讨其触发因素以及在表现主人公精神流亡以及身份困境方面产生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阐释克里奥尔裔白人女性的边缘性身份以及其精神的自我觉醒历程。关键词:简·里斯《早安,午夜》羞耻情感情动理论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03-0068-02(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00)《早安,午夜》是里斯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步入中年的女主人公萨莎·詹森,一名被社会边缘化的克里奥尔白人女性,从伦敦重新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巴黎,旧地重游,其间穿插着她对年轻时的回忆,展现了边缘少数群体在欧洲大都市环境中的窘境,揭示了克里奥尔女性作为边缘人的精神流亡历程与身份困境。简·里斯的笔下的人物普遍承受体验着痛苦、忧虑、恐惧、羞耻等多种负面情感,其行文常带有一种忧郁的笔调,并且饱含着自己的情感。关于《早安,午夜》中的羞耻情感,约翰逊在分析《早安,午夜》中的记忆书写时,就曾提到小说被一种羞耻情感所笼罩,羞耻情感使当下和记忆产生了关联,使记忆具有了情感功能。[1](P15)究竟这种羞耻情感是如何运作的,其触发因素以及在表现主人公精神流亡以及身份困境中产生的作用,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一、羞耻情感的运作机制与文本表征正如迈克尔·刘易斯恰如其分指出的那样:“羞耻就像一个原子粒子:我们通常只有通过它留下的痕迹和它所产生的效果才能知道它在哪里。”这种羞耻感是长期潜藏于内心的,并悄无声息地弥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持续性的情感状态。对他人目光的关注,以及萨莎想要逃离他人目光的想法和行为,是《早安,午夜》中萨莎流露出的最明显的羞耻痕迹。萨莎去商店,感觉到“柜台后面的女人”[2](P111)看向她的鄙夷目光,甚至走在街上时,感觉到连“建筑物”也在向她“冷笑”。[2](P29)当处于羞耻状态时,主体会进行强烈的自我关注,从而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集中于自己,主体甚至可能希望从羞耻的场景中消失。事实上,即使无人在场,主体仍然会感到羞耻,因为存在其他人看到或者已经看到的可能。萨莎不止一次地透露出想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