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化广角传统廉政文化包含了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成为我国古代治国理政、为官从政的核心脉络。因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不但蕴含着我们的祖先明德保民的思想智慧,也凝聚了我国古代贤君治国平天下的高超艺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参考学习与借鉴我国历史上的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智慧,并将其与当前的建党、管党、治党灵活结合运用起来。我党对传统的优秀廉政文化不仅仅要做到古为今用,更要依据时代的特征、本土的特色去发扬和创新,转化成适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执政之策。一、廉政文化——谱写华章传统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政文化一直以其独特的内涵和深刻寓意在中华文明史绘写着绚丽华章。中国古代的《六韬》为西周初年传为姜尚所作,到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及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都有关于修身立德的自我警醒,有关于廉政的内容和要求,都在其从政治国的言论中得到体现。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包含了“廉则明”“廉生威”、修身明志、公正无私等廉洁思想。这些中国廉洁思想经过长久的岁月磨砺,不仅因其时间特殊性,而且在地域上也有独有的特征。(一)历史的传承性廉政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国的廉政文化资源更是源远流长。《周礼》就曾对官员提出了“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辩”六个方面的考核。在父系氏族社会,古代统治者为遏制贪污腐败,专门建立监督制度。秦朝设立中国第一部廉政法规——《秦律》。唐朝设立了开明的纳谏弹劾制度。宋朝廉风颇盛,开国皇帝赵匡胤带头以廉自律。明朝初期,朱元璋积极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清朝设立了多元多轨的监察制度。(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传统廉政文化跟一般的社会文化不同,他不仅是一种文化体系,还是一种廉政理念。当文化理念植入心中,会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传统廉政文化在社会各方面的渗透,可以对人们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养和教化,使不同层次的人在相似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上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能使人们自觉地团结在一起,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利益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有相当一部分关于廉政的典故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多次讲话中大量引用,如海瑞、包公等。因此,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