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第4期许昌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Vol.42No.4JOURNALOFXUCHANGUNIVERSITYNo.4,2023收稿日期:2023-02-24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21&ZD282)。作者简介:刘向辉(1981—),男,河南许昌人,博士,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文学翻译与英语教育。哈罗德·布鲁姆论卡夫卡:从《小寓言》到《变形记》刘向辉(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摘要:卡夫卡的《变形记》是哈罗德·布鲁姆颇为关注的一部经典之作。鉴于卡夫卡作品浓郁的否定性特质,布鲁姆采用以卡夫卡阐释卡夫卡的形式解读《变形记》。他在论述中通过植入卡夫卡的《小寓言》,与《变形记》形成互文关联,凸显《变形记》的否定美学意义。布鲁姆认为《变形记》的否定性集中体现于格里高尔变形的“暗示性”和死亡的“悬置性”。关键词:互文;《小寓言》;《变形记》;卡夫卡;哈罗德·布鲁姆中图分类号:I521.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24(2023)04-0033-05在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1930—2019)卷帙浩繁的批评著述中,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布鲁姆对卡夫卡的系统关注始于1986年编著的“现代批评视点”(ModernCriticalViews)系列之《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在该著作中,布鲁姆不仅收录了14篇关于卡夫卡作品的重要评论,而且撰写了长达16页的导言。这是布鲁姆专门论述卡夫卡的最早文章,文章的核心在于阐明卡夫卡作为犹太作家的非凡权威(curiousauthority),即对20世纪犹太精神特性(Jewishspirituality)的高度体现[1]ⅶ。在此之后,布鲁姆先后编著了“现代批评阐释”系列(ModernCriticalInterpretations)之《弗兰茨·卡夫卡的〈审判〉》(FranzKafka’sTheTrial,1987)、《弗兰茨·卡夫卡的〈城堡〉》(FranzKafka’sTheCastle,1988)、《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FranzKafka’sTheMetamorphosis,1988),“布鲁姆主要小说家”(Bloom’sMajorNovelists)系列之《弗兰茨·卡夫卡》(2003),“布鲁姆主要短篇小说家”(Bloom’sMajorShortStoryWriters)系列之《弗兰茨·卡夫卡》(2003),“布鲁姆导读”(Bloom’sGuides)系列之《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2006),新版“现代批评阐释”系列之《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2008),新版“布鲁姆现代批评视点”系列之《弗兰茨·卡夫卡》(2010)等。从上述二十多年锲而不舍的系统关注看,卡夫卡在布鲁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