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管292023.8农村财务会计“对账”是农村财务审计小组对被审计单位的往来结算账户余额与业务往来单位总账、明细账关联数据进行核实确认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账”能够完成核实往来结算关联账户的结欠余额、调整相关账户的错账差款、为集体经济组织挽回损失、完善关联方结算手续等。笔者结合“对账”技巧,以对某村全资企业进行审计为例进行分析,与同行探讨。一、通过“对账”核实结欠余额审计小组常常通过函调、电话询问、现场取证等方式对经营关联单位往来结算相关账户总账、明细账科目余额进行核实,对原始票据、附件反复核对,进而确认双方的结欠余额是否相符。如果发现往来结算余额不符,再进一步核实总账、明细账发生额和结算票据,找准错账差款根源并分清责任。由于被审计单位与关联业户的入账时间不同、核算方法各异,往来结算账户科目余额可能存在“时间差”,审计小组在“对账”过程中必须将相关账户所有的往来结算明细账页、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等逐张逐笔复制、登记并以此为依据同对方现“对账”在农村财务审计中的应用□宋桂芬财务监管〉30农村财务会计2023.8场核实查证;审计小组应将双方的票据反复核对,找出错账差款的时间、经办人、凭证号、摘要说明、附件等原始资料,分清形成错账差款的原因和责任人,经过被审计单位和关联方的反复确认,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书面材料,为下一步的调整错账差款操作打下基础。例如,笔者在对某村的全资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该村办企业的往来结算“应收账款”总账科目借方余额达1200多万元,而且业务人员长期不对账、不清理,村企业负责人对此事也是含糊不清。审计小组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对该企业“应收账款”所有的明细账户进行函询确认,并从函询反馈信息中发现了该村与首钢矿业总公司和某化工厂往来结算账户余额不符,分别存在120万元和1.5万元的错账差款,审计小组对此事进行了总结汇总并向村“两委”和镇领导进行了书面汇报。二、通过“对账”更正错账差款审计小组一旦发现被审计单位往来结算账户与关联方“对账”数据余额不符,在澄清责任的前提下有义务督导村干部对相关手续进行确认并责成业务人员尽快更正错账差款,避免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例如,笔者发现该村办企业“应收账款—某化工厂”账户与某化工厂反馈的“应付账款—某村”账户存在1.5万元的差额。经过逐笔核实相关结算原始票据发现,该村个体运输户郭某将1万元的运费单丢失,村企业“应收账款—某化工厂”以文字说明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