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期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23No.2总第143期JournalofWuhanPublicSecurityCadre’sCollegeSer.No.143法学研究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行为的定性钟健生,谭亮(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摘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帮助取款行为进行准确定性有利于把握整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和相关犯罪的打击精准度。对帮助取款行为的定性,应当重点从诈骗行为既遂时间点、帮助取款人主观“明知”的认定、“事前通谋”的认定等关键要素来分析探讨,结合承继共犯理论对帮助取款行为进行分类认定,以此在司法实践中厘清帮助取款行为是成立诈骗罪共犯还是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帮助犯;犯罪既遂;承继共犯[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90(2023)02-0042-05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态势高发,在与现代电信网络技术结合的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主谋或核心成员一般隐于幕后或是藏身于境外,难以抓获,部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甚至出现主犯无法归案的情况,而帮助取款人因取款、转账等行为,更容易暴露、进而被抓获到案。更为重要的,帮助取款行为关系到该诈骗团伙诈骗行为的最终实现和获利,对帮助取款行为的刑事定性有利于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结案。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明确电信网络诈骗中帮助取款行为的定性,有利于强化共犯理论的具体实践和运用,促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理论发展和司法实践进步。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行为的认定及困境(一)帮助取款行为的司法认定现状司法实践中的电信网络诈骗根据犯罪模式和分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行式和分工式两种。平行式电信网络诈骗表现为经共谋后犯罪人各自针对不同对象进行诈骗、相互间没有交叉的状态。该情况下,各犯罪人以共同犯意分别实施了电信诈骗行为,每个犯罪人对自己实施的诈骗行为承担责任,应当认定为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分工式电信网络诈骗则是指多个犯罪人按照计划,针对犯罪对象、分别负责犯罪活动的某一环节,共同完成诈骗。这种模式的诈骗中存在仅帮助诈骗实施者转账、套现、取现所骗款项而未参与诈骗活动实行行为的行为人,其是否构成电信网络诈骗的共同犯罪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内容。相较于传统诈骗犯罪中受害人受诈骗行为人影响基于错误认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