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至安福(山庄)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基本概况3.1.1地理位置项目沿线所经过区域属吉安市中西部,吉州区、吉安县和安福县境内,沿线区域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以东,属山地丘陵区,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北部宽敞。参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3.1.2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本项目沿线地形复杂多样,路线走向由东向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最高海拔(黄海高程)为126米。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白垩系上下统二叠系下统、石炭系下统、泥盆系上统。地质构造: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路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的一个次级构造,由一系列隆起带、凹陷带、断裂带和部分褶皱组成,岩层走向向东北与西方向偏移,多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区呈角度不整合接触。3.1.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沿线地区均为Ⅵ度和小于Ⅵ度,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3.1.4水文、气候条件(1)水文路线经过地区主要为泸水河,属赣江水系。汇水面积大,地表水丰富,河流两岸阶地,地势平坦,地表长期积水,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由河水补给。(2)气候沿线气温:年平均气温18.6℃,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6.0℃,一月平均气温6.8℃,七月平均气温28.9℃。沿线风力、风向:全年最多风向——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最大风力9级。沿线气象条件:年平均降雨量1366mm,全年平均无霜期278天。3.2生态环境3.2.1动植物资源由于改造公路路线沿吉福路原有线路,周围均为开发较为充分的地区,评价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稀少。改造公路沿线区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丘陵植被较为发育,植被以松、杉、竹、茶林为主,河谷平地基本为水田。3.2.2土壤改建公路沿线地区地带性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一般较深厚,呈酸性,缺乏腐殖质和钙质,成土母质以第四纪红色粘土、第三纪红砂岩为主;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最主要且是分布最广的农业土壤,旱地土主要有发育于河湖沉积物的潮土和黄壤、草甸土为主多偏酸性。沿线地区主要土壤分布状况表3.2-1。表3.2-1沿线主要地区主要土壤分布状况土壤类型吉安县安福县3-1吉安至安福(山庄)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水稻土面积(万亩)81.6564.18占土地总面积比重%17.6520.07潮土面积(万亩)/3.91占土地总面积比重%/1.24红壤面积(万亩)241.57309.44占土地总面积比重%52.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