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2期论管理[作者简介]田合超,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曾文星,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引领下“1+3”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研究◎田合超曾文星[摘要]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能否实现,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是,我国现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分析现状,总结问题,结合既有工作,以党性引领作为制高点,全面夯实专业基础,从高度、广度和深度立体化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创新能力。[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立体化[基金项目]2021年成都市鼓励校地校企合作培养产业发展人才项目“太阳能产业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成财制【2021】2号);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川财教【2022】106号)”资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0年面上课题“以目标为导向的研究生创新能动性提升路径研究———以S高校为例”(2020MSA417),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OBE理念的材料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动性提升模式探索和实践”(JG2021-606),西南石油大学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书记项目“‘1+3’三维立体化建设创新创业型学生党支部实践———以新材院材控学生党支部为例”(DJSJ-202205),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研究基金资助“‘双碳’背景下大学生绿色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研究———以新材院为例(2023RW041)”。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创新能力不仅是衡量高校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学生教育首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提升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国家发展刚性需求,更关乎高等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质量,这更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工作难题。一、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从国家层面讲,深化高校创新教育体系改革是适应当前国家大势的必行之策,这也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科技创新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