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篇1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篇2实验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本方法。二、实验原理1.复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复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复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复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复原性糖,不具有复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复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复原性糖。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参加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那么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响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试剂鉴定复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