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摄大乘论〉义章卷第一》草书误释举正张妍(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66)摘要:英藏敦煌写卷S.2048号《〈摄大乘论〉义章卷第一》为草书残卷,《敦煌本古佚与疑伪经校注——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为中心》第6册曾对这一写卷进行了核校。由于草书写卷的识别具有很大难度,该书在释读方面仍存在一些疏误。综合利用辨字形、考异文、通语法、审文例等训诂方法,对其中的31例失误加以校正,以期为疑难草书的考释、草书字典的编撰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摄大乘论〉义章卷第一》;草书;误释;举正2023年第8期总第734期MODERNCHINESENo.8GeneralNo.734现代语文作者简介:张妍,女,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英藏敦煌写卷S.2048《〈摄大乘论〉义章卷第一》为草书残卷,首残尾存,起于“在。四能庄严出世间法”,正文终至“不在外,不在中间”,是对南朝陈真谛所译的《摄大乘论释》中的一些关键名相的疏义。《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以此其为依据进行了校录,并将其题名为《摄论章卷第一》[1]。于淑健、黄征的《敦煌本古佚与疑伪经校注——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为中心(第6册)》(以下简称《校注》)[2],在《大正藏》录文的基础上,核校了S.2048写卷,纠正了《大正藏》录文中的大量失误,并将其题名为《〈摄大乘论〉义章卷第一》。由于草书写卷的识读具有很大难度,《校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合利用辨字形、考异文、通语法、审文例等训诂方法,对其中的31例失误加以校正,力求为疑难草书的考释、草书字典的编撰提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引文凡是出自《大正藏》的,均用大写字母T表示;其中,T后数字表示册数,P后数字表示页码,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凡是出自《卍续藏经》[3]的,则用大写字母X表示;其中,X后数字表示册数,P后数字表示页码,a、b分别表示上下栏。文中的字体图片主要出自《敦煌宝藏(第15册)》(以下简称《宝藏》)[4]。1.若说无漏五阴,远寻其位。[2](P2793)按:“位”写卷作“”[4](P514),当是“德”字。“位”“德”两字本卷写法不同。如“于清净巧方便位居第十一生相续”之“位”作“”[4](P515),“若依《成实》,即是德僧”之“德”作“”[4](P515),故“”当为“德”字。《大正藏》第85册误作“位”(1023a),《校注》未校。同卷下文:“僧有二种:一、位僧;二、威仪僧。位僧者是无漏圣人。”两“位”字写卷作“”和“”[4](P514)。又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