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40西夏学·二■二二年第二期︵总第二十五辑︶《同音文海宝韵合编》甲种本校补郑子龙摘要:《同音文海宝韵合编》是一部兼汇《同音》与《文海宝韵》的西夏辞书。该书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界已取得很大成就,囿于文献本身辨识的难度及整理时间偏早、可佐证材料有限,难免存在部分讹误和脱漏现象。通过提取《同音文海宝韵合编》甲种本中的残留字形,辅以其他西夏辞书及学术界解读过的其他文献材料,可以对已有录文中的部分缺字、讹字进行校补,有利于提高《同音文海宝韵合编》的完整性和准确度,希望对西夏辞书的研究有所助力。关键词:《同音文海宝韵合编》;西夏辞书;缺字;讹字《同音文海宝韵合编》(以下简称《合编》)作为一部体例特殊的西夏辞书,将《同音》与《文海宝韵》同时收录在内,对于解读西夏文献有重要作用。但是,《合编》大部分材料记录在手抄佛经背面,透墨严重,字迹潦草,所以识别难度很大。尽管如此,学术界对《合编》的整理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关于《合编》的研究,最早见于苏联学者聂历山的《西夏语发音研究的有关资料》①,但最早对《合编》甲种本进行著录的,却是戈尔巴乔娃和克恰诺夫的《西夏文写本与刊本》,其中提到的三个登录号No.4153、No.4781、No.6685,②即目前所知的俄藏甲种本③。后来的索孚罗诺夫的《西夏语语法》④以及日本学者西田龙雄的《西夏文字の世界——文字の组织と运用》⑤等,多利用《合编》材料研究西夏语语音问题。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西夏字书整理研究及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202)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郑子龙(1997—),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夏历史与西夏文献研究。①[俄]聂历山著,李范文译:《西夏语发音研究的有关资料》,李范文主编:《西夏研究》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9—85页。②[俄]戈尔巴乔娃、克恰诺夫著,白滨译:《西夏文写本和刊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资料组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3辑,1978年,第17—18页。③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黑水城文献》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33—256页。④M.B.CoΦpoиoвΓpaммaмuкaмaнzyмcкozoязыкa.T.1,2.Mосква:Издатeльство《Hayкa》,1968.⑤[日]西田龙雄:《西夏文字の世界——文字の组织と运用》,《西夏王国的语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