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ENTSMAGAZINE2023/0778文|史伟扬纵观整个智能产业发展周期,每一阶段都伴随着一套独特的软硬件架构提供底层支撑。个人电脑时代成就了微软和Intel,智能手机时代则带火了安卓和ARM。科技行业并非传统的护城河模型,实际上更像一个冲浪模型,当变革的大潮汹涌而来,曾经再辉煌的时代“霸主”也终难逃脱被后浪们赶超和替代的命运。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步入智能汽车时代,新的软硬件架构再度涌现,作为下一个超级“母生态”,未来究竟谁主沉浮?时代也正在呼唤着新的逐浪者和弄潮儿。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大势下,芯片、操作系统、算法等共同组成了智能汽车的技术生态闭环。其中,车规级智能芯片被公认为新时代数字科技的底座。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向整车企业提供量产智能芯片的主流公司只有三家,其中地平线是唯一的中国本土企业。就是这样一家新锐企业,怀揣着“做智能机器人时代的Wintel”的伟大梦想,不仅成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还引领国产芯片登上了国际牌桌。不久前,地平线对其品牌Logo进行了焕新。根据官方的解读,升级后的Logo更亮、更圆润、更开放,简单而稳定,有神而矍铄,更加突出了地平线“以人为本,回归理性”的品牌理念。在八周年之际,地平线以全新的形象再次踏上新征程。从“计算底座”破局在世界商业史上,人们往往很容易高估技术变革在3-5年内的影响,而低估其在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影响,像芯片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长周期性行业,更是如此。成立于2015年7月的地平线,甫一出世就因“反共识”的创业理念饱受市场质疑。面对质疑,余凯事后笑言:“不被人质疑的梦想不值得做,不被人嘲笑的想法也不值得尝试。”彼时,芯片在中国还不是一个热门词汇,大多数投资人都觉得这是一门费力不讨好的生意,可作为国际著名机器学习专家的余凯却笃定下一代终端一定是无处不在的智能机器人,而芯片就像机器人“冲浪者”地平线内外兼修软硬结合余凯特别企划TALENTSMAGAZINE2023/0779的“大脑”,地平线要做的就是把深度神经网络放置在芯片中,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八年时间过去,现实逐步印证了他当初的设想。芯片是现代科技工业中的集大成者,先进的芯片由几十亿到上百亿个晶体管集合而成。作为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智能计算的芯片企业,地平线成功乘上了中国智能汽车的东风,凭借车规级智能芯片出圈,目前已经实现汽车智能芯片的规模化前装量产,并有机会和国际巨头掰手腕,成为真正的智能驾驶计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