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这一原则自确立以来便受到实务界的质疑,虽然有行政行为效力先定论与行政管理秩序稳定论作为理论基础,但由于该理论欠缺逻辑性而无法成为该原则强有力的支撑。加之这一原则在施行中会出现偏离本法目的、弱化行政复议功能、影响行政管理效率、引发纠纷恶性循环等危险,故该原则值得再度审视。与此相较,复议期间停止执行原则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并且也符合当下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关键词]行政复议;不停止执行原则;停止执行原则;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D92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183(2023)01-0055-092023年第1期总第496期法制与经济行政法/环境法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再审视邓崇专,梅洁————————————[收稿日期]2022-09-16[作者简介]邓崇专,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梅洁,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①中工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EB/OL].(2018-09-08)[2021-06-02].https://www.workercn.cn/32843/201809/08/180908023403559.shtml.②中国网.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EB/OL].(2020-11-17)[2021-06-02].http://news.china.com.cn/2020-11/17/content_76920010.htm.③中国法律服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EB/OL].(2020-11-24)[2021-06-02]https://zqyj.chi⁃nalaw.gov.cn/readmore?listType=1&id=40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此即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该原则不仅产生了理论上的争执,也导致了实践中的困惑:“不停止执行”是为顾全大局、维护公共利益还是仅保障行政管理的有序?我国在多种“是否执行”的模式选择中为何以不停止执行为主,停止执行为例外?如何构建复议期间停止执行原则的价值理念,使之成为我国行政复议法的选择?这些都是亟须解决的理论问题。现行有效的《行政复议法》是经2017年修正发布的,但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立法规划将修改《行政复议法》列为“第一类项目: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行政复议法》修改再次提上日程①。2020年2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