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河北A卷)材料一:为了解零工市场发展状况,R市由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进行专题调研,以下是获得的部分调研资料。占唐路是R市最大的零工市场,每天几千名务工人员聚集在此讨生活。他们并未选择背井离乡去务工,而是呈现“候鸟”般的生活,一般凌晨5:00左右就赶到占唐路揽工,夜晚归家陪伴妻子儿女。占唐路处于瑶江区城乡结合部,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在此租赁廉价的房屋,工地上的小包工头也发现这里能找到工人,久而久之,人越聚越多,占唐路也成了“自由劳动力市场”的代名词。今年52岁的老李家住瑶江区隆岗社区,因为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学过木工的他,多年来一直在占唐路打零工。“年轻的时候也在工地上待过,后来老婆孩子都来R市了,我就在这儿买了房子。”老李笑言,“我们打零工的收入总体还可以,大部分都是日结,干一天算一天,每天的工钱平均下来有两三百,但不是每天都有活干,有时在这里连续蹲几天也没有适合的工作,就算白蹲也必须守着。趁着还干得动,就多干点,存点钱养老、看病。”现在,妻子在家门口摆摊卖小吃,他在占唐路打零工,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比老家的生活好多了,老李已经感到很知足了。“下雨了,下雨了……”不少人一边喊着,一边跑向周边的建筑下面去躲雨,但还有一半左右的人坚守原地,并没有离开,似乎已经习惯大雨的突袭。50岁的靳大姐就是在这样的雨天继续坚守的人,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雨衣套上,已经六天没找到活干,遇到下雨天更是心急,期盼着包工头的到来。突然,她转身走向马路对面,急匆匆地走到一辆红色三轮车旁边,大家以为她去抢工作,没想到是讨薪去了。或许是下着大雨的原因,靳大姐被拖欠了一个月的200元钱,今天讨回得格外顺利,她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在占唐路,日结工资虽然听起来痛快,但被拖欠工资也是家常便饭,由于没签合同,更为日后讨薪埋下隐患。来自月东县的小刘今年刚满18岁,第一次跟着老乡来到占唐路,想跟着去工地上学点电焊技术,养家糊口。“你会不会电焊呀?还是学徒?”一个包工头样子的人大声问他。“我会了会了,家里好几个人都干电焊呢!”小刘赶紧回答。“那你们几个跟我走吧!”小刘和老乡赶紧收拾东西上了车。“这里的技工等级相差很大,有干了十几年的老技工,也有这样初出茅庐、缺乏经验的新人,基本都是靠老人手把手带出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且不说技术过不过关,这安全意识就不够,你看那小子,安全帽都没带。”老李吸着一支烟,意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