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0309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93%,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印度喀拉拉邦的人口现状,然后由转折关联词“但”引出文段重点:全邦有9千多间图书馆,1万2千多间阅览室,后文围绕喀拉拉邦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具体情况展开论述。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在强调喀拉拉邦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数量之多。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B项: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C项:“城市化”文段并未论及,无中生有。D项:后文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2、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88%,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我国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过渡中”,符合文意。B项对应“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符合文意。C项对应“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符合文意。D项对应“‘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将原文的“减弱”偷换为“已不复存在”,属于偷换语气,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3、正确答案:C,全站正确率:92%,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美国人慷慨解囊”出现在最后一句话。根据“唯一正常运作的军事活动是销毁战略核导弹——给俄罗斯熊满口拔‘核牙’”,可知美国人慷慨解囊针对的就是俄罗斯销毁战略核导弹的军事活动。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4、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84%,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谁也不知道,甚至谁也不想知道,原子的内部世界”出现在最后一句话。根据前文“这种观念历史久远、根深蒂固,直到19世纪末期,很多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坚信不移”可知,这种“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观念已根深蒂固,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科学家,才使得后人不愿意去探索原子的内部世界。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5、正确答案:D,全站正确率:76%,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夏商周时期海贝是最早的货币,接着列举了夏代、商周和春秋战国各时期出土的贝的形式,最后提到甲骨文和金文中也有对贝的记载。文段为并列结构,应全面概括,重在阐述贝作为一种货币的早期形态。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全面归纳概括。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A项、B项和C项:均为文段中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