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个实战营销策划案例联系QQ/微信:657840964版权所有@懂事长,非本人购买,不享受VIP群案例剖析福利!.1.184、个人策划:如何打造个人品牌,让媒体争先报道四川有一个人叫做王奇,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策划人员,平时只为一些三流的企业做做文案、宣传、创意之类的工作。但他有个愿望: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策划名流。要成为一个策划名流,就必须要让别人知道你。要让别人知道你,就必须推销自己、宣传自己,就必须卖出去。怎么卖?他发现一种现象:他发现一些名人,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开始成名之前,都是把自己先卖给媒体,经过媒体的宣传,再把自己卖给社会,卖给消费者。那么,卖什么给媒体呢?媒体,它需要新闻,需要有价值的新闻。他在人才市场转了几圈,发现一种现象:所有的企业招聘人才都是一个模式,都是企业挂牌招聘人才,企业高高在上,工资由企业说了算,一旦人才被录用,这个人才就成了企业的私有财产。人才市场口口声声说:招聘和被招聘是平等的。实际上并不平等,都是企业说了算。于是,他决定抓住这个“不平等”为突破口,来制造一个爆炸性新闻,把自己卖出去。他在家里关了三天三夜,搞出了四个创意:一、挂牌突破——人才挂牌招聘企业:既然企业可以挂牌招聘人才,那么,人才也可以挂牌招聘企业,这样才叫平等。400个实战营销策划案例联系QQ/微信:657840964版权所有@懂事长,非本人购买,不享受VIP群案例剖析福利!.2.二、定价突破——人才自我报价:过去,待遇都是企业说了算,那么,人才挂牌招聘企业,也可以自我报价,企业主接受,则签约;不接受,就下一个。三、求职突破——企业向“诸葛亮”求智:既然是人才挂牌招聘企业,那就不是向企业求职,而是企业向人才求智。四、私有突破——一个“诸葛亮”可为多家企业服务: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一种现象:一些企业重大的决策,一年就是1-2个,如果一个“诸葛亮”似的人才为一家企业服务,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只有为多家企业服务才能够提供人才的使用率,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所以,人才不应该成为企业的私有财产,应该为整个社会服务。他把这“四个创意”整理成一份材料,写好通稿,一起抛给了《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的总编一看,拍案叫绝。第二天,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记者的文章:副标题是:时薪100、日薪1000、月薪10000。主标题是:一打工仔在蓉城叫板:谁来聘我!文章最后说,这四个转变为节约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第二天,《成都商报》又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