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二,给定资料2005年9月20日,新华网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邀请专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下面摘录了这次网上交流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今天,我们邀请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专家,××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D部长,现在自然灾害和疾病发生越来越频繁,政府是否应把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列为考核指标?(1)D部长:首先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他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由于中国人多,在某些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中产生的践踏事件等等.非典性突发公共事件主要不是来自于这个领域.政府具有很强的动员机制,因此遇到非典的情况,政府的控制很及时,非典并没有证明中国的控制能力不强,而证明了动员机制还在起作用.而且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突发的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突发事件.主持人:刚才您说的如何界定公共突发事件,是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细化什么是公共突发事件,一般的交通事故每年的死亡率非常大,就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