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历史)卷含答案.doc
下载文档

ID:2832975

大小:233.50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09 年高 重庆 历史 答案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0分) 1.(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2题)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秦朝实行文化专制,严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故错误的是D. 【结束】 2.(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3题)汉武帝时,一位前往中国的日本人途径朝鲜半岛时可能看到 A.作坊里正在生产麻纸 B.寺庙里进行佛事活动 C.工匠用雕版印刷书籍 D.许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 【答案】D 【点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到了东汉才出现了植物纤维纸,汉武帝时朝鲜不可能正在生产麻纸,佛教传入朝鲜是在三、四世纪,中国到了唐朝才出现雕版印刷。在很早的时候由于战乱,中国北方居民不断移居朝鲜,秦末汉初,又有大批移民移居朝鲜,并建立政权。故答案是D. 【结束】 3.(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6题)读图6,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根据地理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南京,故选A。 【结束】 4.(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7题)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侵吞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占中国辽东半岛的是日本,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是英国,俄国参与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结束】 5.(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8题)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答案】C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时间限制1901年,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百日维新是1898年,预备立宪开始的时间是1905年。 【结束】 6.(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9题)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此题,火烧圆明园的时间是1860年,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 【结束】 7.(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20题)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点拨】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是189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是在1904年,189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结束】 8.(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21题)色当战役的重大影响是 ①促成了法国与撒丁王国结盟 ②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③推动了普鲁士与奥地利联合 ④增加了德国工业发展的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w.w.w.k.s.5.u.c.o.m 【答案】D 【点拨】色当战役是普法战争中的一次战役,法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增加了德国工业发展的资源。 【结束】 9.(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22题)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C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限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结束】 10.(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23题)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11.(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37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参加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攻占北京后,李自成令牛金星与李岩饮,杀之(李岩)。由是自成将相离心,宋献策他往,刘宗敏率众赴河南。真正呈现出了解题的形势。宋献策与刘宗敏后为清兵所诛杀。第二年(1645年)九月,李自成战败,牺牲于湖北九宫山。 ——摘自郭沫若《甲胄三百年祭》 材料二 如何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了,好意对待犯错误的人,可以得人心,可以团结人。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1832年7月,英国人以重金收买当地的贝都因为部落首长,并派人收买阿拉比军中的动摇分子。9月,一部分议员和上层文武官员先打开开罗城门向英军投降。另外,被收买的阿拉比的主力部队指挥官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抗英斗争。坚持了100多天的抗英斗争失败。 -摘编自朱庭光<外国历史大事集> 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全国人民热烈响应。变通农牧民自愿向国家捐赠粮食和钱币。一些原来反对孟尼利克二世的封建主表示要以抗意战争为重,停止反对活动,为抗战胜利效力。青年踊跃参军,到1895年,一支由孟尼利克二世指挥的12万人的大军组建完成。阿杜反决战中,意大利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顾章义<崛起的非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攻占北京后起义军情况的变化。(8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主张及其目的。(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论十大关系>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及“八大”的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埃及与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成败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反帝斗争成败对其国家地位的重大影响。(2分) 【答案】(1)前期李自成团结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出谋划策的作用;后来义军内部分裂,起义最终失败。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 (2)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要看,二要帮。凝聚人心,团结同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中国百奋斗。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3)埃及:英国收买了当顾酋长和部队指挥官,破坏了抗英斗争;部分议员和上层官员向英军投降。埃塞俄比亚:皇帝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抵抗。埃及沦为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埃塞俄比亚维护了国家独立。 【点拨】第一问的关键是读懂理解材料的主旨: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前后情况的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 第二问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第三问是考查学生的比较问题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埃及语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成败的原因,以及成败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归纳总结答案。 【结束】 12.(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39题)(60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中东(主要为西亚地区)国家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成员国个体和整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达2090亿美元,比1970年增加52%。中东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控制石油产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发达国家在中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因此,这里战争不断,冲突不断。这就导致中东各国过高的军事支出和财政状况的恶化。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4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主要发达国家争夺中东的目的及对中东产油国的影响;(4分)20世纪60年代末中东产油国为维护石油权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综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东产油国经济状况的变化。(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资源问题的重要性有何认识?(2分) 【答案】(1)掠夺为侵略战争,掠夺的资源以煤、铁为主;主要运往日本和东北,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沦陷区的经济变成了日本的附庸经济,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实力,有助于其扩大侵略战争。 (2)控制石油产地,保障能源安全,战争与冲突不断,财政状况恶化,建立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20世纪70年代前,经济并不繁荣;70年代后,利用石油财富发展经济,日益富裕。 (3)略。 【点拨】(1)解题的关键是阅读理解材料,根据材料总结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分析日本队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对中国的影响,也要看到对日本的影响。 (2)回答本题一是要根据材料,二是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3)略 【结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