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27*《一个粗瓷大碗》导学案课题一个粗瓷大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3.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品质。教学重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赵一曼及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粗瓷大碗的图片。过渡: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个粗瓷大碗,一个普普通通的碗为什么会被收藏在博物馆呢?它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2.课件出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相关资料: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课件出示赵一曼的资料。1.观看图片。2.谈观后感。3.齐读课题。在学生谈感受时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想法不做否定评价。1.指导学习生字新词,正音。(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1.认读字词,交流方法。2.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1.教师相机指导易错字音、字形。2.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学生把握+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陈列联络搪瓷缸高粱一顿侦察提示:“陈”“侦”是翘舌音,“缸”“粱”是后鼻音。(2)指导字形识记。形近字比较:粱——梁曼——慢同音字比较:联——连(3)指导学习多音字“还”,辨音组词。①妈妈还(hái)在加班。②我借的书已经还(huán)给他了。2.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3.请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住课文主要内容即可,不要统一答案。(一)“一次”与“感人”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启发思考:这个段落有三句话,从哪些字词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平常的碗?3.提问:赵一曼只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1.通过第二、三句话中“仅仅”“一次”“感动”等字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平常的碗。2.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抓住“早就送给”体会赵一曼没有碗的日子很长。4.抓住“一直想”“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体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