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鲜艳、服装、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和词句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边疆小学的特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4.学习课文写法,抓住校园生活的一个场景,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和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交流感受的阅读方法,了解边疆小学的特点,体会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情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观察比较,揭示课题(用时:8分钟)1.出示课文插图。鼓励、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学校与自己的学校的区别。2.导入新课,设疑引读。3.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4.引导学生交流对我国各民族的认识。教师适时出示课后资料袋,简介几个少数民族。1.交流汇报。(1)图中的校园里有小动物,我们的校园里没有。(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我们不同。2.朗读课题,交流自己特别想了解的问题,如: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这些穿戴不同的学生来自哪里?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3.带着问题浏览课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资料袋的内容及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少数民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结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讨论:这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4.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我国各民族的了解。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20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自主学习。(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标好自然段序号。(2)自主认读生字表中的生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读得是否准确。(3)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相机正音:“绒、装、摔”是翘舌音,“粗”是平舌音。(2)出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学生朗读并正音。引导学生进行形声字归类,通过一定的规律识记字形,认读字音。(3)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达到熟练、流畅的程度。1.根据要求,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