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卷01历史242526272829303132333435DCACCACCDBCA2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商代后期的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主,出现嫡长子继承的倾向”等信息可知,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渐趋形成,故答案为D项;商朝时期没有形成“皇权专制”,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依据血缘关系确定继承人,血缘纽带没有弱化,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来看,王位继承更加规范化,排除C项。25.【答案】C【解析】由“三纲之名词,虽不见经,其学说实质是孔教之本意”“虽不见经”,但见于“子”及“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可知,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故C正确;“三纲”之说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并非“来源于”,排除A;陈独秀对孔教理解正确,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儒家与法家同源,排除D。26.【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农民从商,同时兼营农业,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灵活性和张力,故A正确;允许农民兼业与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没有关系,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得到普遍认同,排除C;材料反映的主旨不是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排除D。27.【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藩王移国”是指藩王就藩后又改变封地的现象,而表格中有两位皇帝朱元璋、朱棣先后实行“藩王移国”,尤其是永乐年间“藩王移国”是因为“藩王”拥有重兵威胁中央统治,这说明永乐年间加强对藩王控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C正确;据材料洪武年间朱元璋分封诸皇子和一个侄孙为藩王,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不同,A说法有误;据所学可知,建文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故B说法错误;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宗藩制度,与君主专制无关,D错误。28.【答案】C【解析】根据中日甲午战争后,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有“救国”、“革命”和“文明”等词汇的出现,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中国复兴之路探讨热潮的出现,C选项符合题意。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2材料提到文化生活领域的救国、革命观念,已经冲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中体西用”,A选项错误。材料提到的各种救国方案和文化、生活领域里的革命,并不是政治领域里的改良和暴力,不是对中国政体选择的争论与分歧,B选项不符合题意。多种形式的救国、革命设计纷纷出现,不是“列强侵略”的表现,而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