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高考化学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Ⅰ卷)-化学(全解全析).docx
下载文档

ID:2818360

大小:215.92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0 年高 化学 押题 预测 03 新课 全解全析
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新课标Ⅰ卷】 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 7 8 9 10 11 12 13 B C B A A D D 7.B 【解析】A. 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故A错误;B. 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C.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消毒原理是使细胞脱水,故C错误;D. NaClO与盐酸能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所以不能混用,故D错误;故选B。 8.C 【解析】A. 2-苯基丙烯不是苯的同系物,A错误;B. 异丙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C. 采用定一移一法,可得出异丙苯、2-苯基丙烯苯环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种,C正确;D. 异丙苯分子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其所连的4个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分子内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为7个,D错误;故选C。 9.B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X为Na元素;根据结构,W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序数小于11,则W为O元素;Y最外层有4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11,则Y为Si元素;W的核外电子数为8,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Z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能为Cl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符合题意。W为O元素,X为Na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Cl>Si,即Z>Y,故A错误;B.硅为原子晶体,熔点高于钠,即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故B正确;C.O与Na能够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2种,故C错误;D.根据,阴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其中O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B。 10.A 【解析】A. 聚丙烯的最简式为CH2,14g聚丙烯中含H:,所有H均与C以单键相连,所以C-H键总数目为2NA,A选项正确;B. 没有提供体积,无法计算OH-数目,B选项错误;C. 100mL12mol·L-1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100×10-3L×12mol·L-1=1.2mol。与过量Cu反应,先: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参加反应的HNO3数目和转移电子的数目的关系为2:1;硝酸变稀后: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参加反应的HNO3数目和转移电子的数目的关系为4:3。所以,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和0.9NA之间,C选项错误;D.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的除了Cu还有比Cu活泼的金属,所以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阴极得到电子的数目不为2NA,选项D错误;故选A。 11.A 【解析】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Al + 3S = Al2S3,铝失电子,硫得到电子,所以铝电极为负极,多孔碳电极为正极,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Al + 14AlCl4--6e- = 8Al2Cl7-,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S + 8Al2Cl7- + 6e- = 14AlCl4-+ Al2S3,据此分析解答。放电时,多孔碳电极为正极,充电时,多孔碳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A错误;充电时,原电池负极变阴极,反应为8Al2Cl7- + 6e- = 2Al + 14AlCl4-,B正确;根据分析,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Al + 14AlCl4--6e- = 8Al2Cl7-,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S + 8Al2Cl7- + 6e- = 14AlCl4-+ Al2S3,溶液中离子的总数基本不变,C正确;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S + 8Al2Cl7- + 6e- = 14AlCl4- + Al2S3,正极增重0.54 g,即增重的质量为铝的质量,0.54 g铝为0.02 mol,铝单质由0价转化为+3价,则电路中通过0.06 mol e-,D正确。故选A。 12.D 【解析】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CH2=CH2+Br2→CH2Br-CH2Br,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A错误;NaOH与MgCl2反应,NaOH有剩余,再滴加FeCl3溶液,FeCl3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不存在沉淀的转化,无法比较出两种沉淀的Ksp大小,B错误; NH3通入水中生成NH3·H2O,通入SO2,发生2NH3+SO2+H2O = (NH4)2SO3,(NH4)2SO3与BaCl2发生Ba2++SO32- = BaSO3↓,有沉淀生成,C错误;苯的密度小于水,且不与水互溶,上层为苯,上层溶液变紫红色,说明有I2生成,I2易溶于苯,下城有黄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AgI,说明有I-存在,从而推出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I2+I-,D正确。故选D。 13.D 【解析】A.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根据图象可知,b点导电能力最强,d点最弱,A错误; B.d点加入20mL等浓度的氨水,反应后溶质为等浓度的NH4R和NH3•H2O,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HR)+2c(R-)=c(NH3∙H2O)+c(NH4+),因溶液呈碱性,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c(NH4+)>c(NH3∙H2O),则c(HR)+c(R-)>c(NH3∙H2O),B错误;C.a、d两点导电能力相等,但溶液的pH分别为4、8,都抑制了水的电离,a点c(H+)=10-4mol/L,d点c(OH-)=10-6mol/L,所以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不同,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0.1mol/L的HR溶液的pH=3,则c(R-)≈c(H+)=10-3mol/L,c(HR)≈0.1mol/L,HR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5,则R-的水解平衡常数数Kh==10-9,D正确;故选D。 26.(14分) (1)B(2分) (2)6NH3+H2SiF6+2H2O6NH4F+SiO2↓ (2分) (3)CaCO3+2NH4++2F−CaF2+CO2↑+2NH3↑+H2O(2分) (4)氨气(或氨水、液氨等,合理即可)(2分) (5)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等(2分) CaF2与SiO2的分离(2分) (6)85(2分) 【解析】(1)在炼钢过程中,要加入少量的萤石,可以联想铝热反应实验中加入少量冰晶石的作用,应该是起到助熔的作用,故选B。 (2)根据流程图可知进入氨化釜的是氟硅酸和液氨以及循环的浓氨,反应后从氨化釜出来的是二氧化硅和氟化铵溶液,可写出方程式为6NH3+H2SiF6+2H2O6NH4F+SiO2↓。 (3)反应釜中产生两种气体,溶于水后一种显酸性,一种显碱性,根据反应物为碳酸钙和氟化铵溶液,生成物含氟化钙和氨水,可判断气体为CO2和NH3,离子方程式为CaCO3+2NH4++2F−CaF2+CO2↑+2NH3↑+H2O。 (4)根据流程图可知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氨气(氨水或液氨)。 (5)碳酸钙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容易得到等优点;因为CaF2与SiO2都是固体,且均不溶于水,因此它们的分离是最大的难点。 (6)设 CaF2的理论产量为x t H2SiF6 ~ 3CaF2 1 3 x=0.2925,产率=×100%≈85%。 27.(14分) (1)(1分) S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Cl元素(合理即可)(1分) (2)a-4b-c(1分) (3)0.02(2分) 1(2分) (4)①> (1分) ②(2分) ③ CD(2分) (5)2HS- + 8OH--8e-=S2O32-+5H2O(2分) 【解析】(1)H2S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通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S,则H2S热稳定性弱于HCl; (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由I-4II-III可得反应CH4(g)+2H2S(g) CS2(1)+4H2(g),则△H= a-4b-c kJ·mol-1; (3)t min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容器中H2与H2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2g/L、0.34g/L,则H2与H2S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1mol/L、0.01mol/L,则△c(H2S)=△c(H2)=0.01mol/L,则H2S的初始浓度0.01mol/L+0.01mol/L=0.02 mol/L,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4)①由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即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由此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则E正>E逆; ②反应初始充入0.1 molCH4和0.2molH2S,由图可知CH4的平衡转化率为80%,可列出三段式: 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02+0.04+0.08+0.32=0.46mol,设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VL,根据恒压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可得,解得,; ③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H4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不符合;根据加入一种反应物,可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而本身的转化率降低,可知再充入CH4,CH4的平衡转化率降低,B不符合;由B项分析可知,再充入H2S,平衡正向移动,CH4的消耗量增多,平衡转化率增大,C符合; 向恒压密闭容器充入He,容器容积增大,相当于减压,平衡正向移动,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D符合;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E不符合; (5)足量的H2S气体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2H2S+Na2CO3=2NaHS+H2O+CO2,电解NaHS溶液,在阳极生成Na2S2O3,S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aHS溶液显碱性,则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 + 8OH--8e-=S2O32-+5H2O。 28.(15分) (1)NH3、CO2(2分) E中黑色固体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NH4)2C2O42NH3↑+CO2↑+CO↑+H2O(2分)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1分) (3)充分吸收CO2,防止干扰CO的检验(2分) (4) 2NH3+3CuO3Cu+N2+3H2O(2分) (5) 因最后一滴KMnO4溶液的滴入,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2分) 2.1(2分) 【解析】(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变为红色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氨气,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若观察到装置E中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含有CO;草酸铵分解产生了CO2、NH3、C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知,另有产物H2O,则草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C2O42NH3↑+CO2↑+CO↑+H2O; (2)反应开始前,通人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并防止空气中的CO2干扰实验; (3)装置E和F是验证草酸铵分解产物中含有CO,所以要依次把分解产生的CO2、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 (4)还有一种分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还原CuO,那就是氨气,NH3也会与CuO反应,其产物是N2和水,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3Cu+N2+3H2O; (5)草酸钙沉淀溶于过量稀硫酸中得到草酸,用0. 0l00mol/LKMnO4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滴定至终点时,因最后一滴KMnO4溶液的滴入,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三次滴定实验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0.43mL,0.4lmL,0.52mL,应舍弃0.52mL,误差较大,则平均体积为0.42mL,滴定反应为,; =1.05×10−5mol,所以20mL血液样品中含有的钙元素的物质的量为,即4.2×10−2mmol,则该血液中钙元素的含量为;答案为:2.1。 35.(15分) (1)4s24p4(1分) 分子(1分) (2)SiH4(1分) >(1分) (3) 3(2分) (4) 配位(1分) sp3(2分) H3O+(2分) (5) 12(2分) (2分) 【解析】(1)Se元素为3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SeO2常温下白色晶体,熔、沸点低,为分子晶体; (2)硒、硅均能与氢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Se,SiH4,其分子结构分别V形、正四面体;若“Si-H”中键合电子偏向氢原子,说明硅显正价,氢气与硒反应时单质硒是氧化剂,硒显负价,所以硒与硅的电负性相对大小为Se>Si; (3) 第二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处于B与N之间的元素有Be、C、O三种; (4)BF3•NH3中B原子含有3个σ 键和1个配位键,所以其价层电子数是4,B原子采取sp3杂化,该化合物中,B原子提供空轨道的原子、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所以B、N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在NH3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5-3×1)/2=4,所以杂化轨道类型为sp3;NH3中有10个电子,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符号有:H3O +; (5)每个碳原子周围最近的碳原子数目为12,因此在SiC中,每个Si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Si原子数目为12;该晶胞中C原子个数=8×+6×=4,Si原子个数为4,晶胞质量为,设晶胞边长为a pm,则(a×10-10)3×ρ×NA=4×40,解得a=,碳原子与硅原子的最近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长度的,所以碳原子与硅原子的最近距离为,故答案为:12;。 36.(15分) (1)丙二酸二乙酯(1分) (2) (2分) (3)(2分) (4)取代反应(1分) (5)羰基(酮基)、酯基(2分) (6)、、、、 、 (3分) (7)(4分) 【解析】(A)与在吡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B);B与LiAlH4反应生成C,由C的分子式及前后物质的结构,可确定其结构简式为;由E、G结构及F的分子式,可确定F的结构简式为。(1)A的结构简式为,化学名称是丙二酸二乙酯。 (2) (A)与在吡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B),反应方程式是。 (3)由以上分析知,C的结构简式是; (4)④为,与NaCH(COOCH2CH3)2反应生成和NaBr,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5)H的结构简式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酮基)、酯基; (6)X是(F)的同分异构体,X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与F完全相同,其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则分子结构对称,含有4个-CH3、2个-COOH、1个碳碳双键,另外还含有4个季碳原子。符合上述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为:、、、、、。 (7)由苯甲醇和制备,需利用A→B的信息,所以应先将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然后与反应生成,最后水解得到目标有机物。合成路线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