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人教版)地理(考试范围:人教七年级地理第五、六、七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的分界线是()A.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甲、丙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地形差异B.气候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3.下列说法符合甲区域环境特征的是()①冬季河流结冰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④农田多以旱地为主⑤主要种植小麦、柑橘等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⑦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A.①④⑥⑦B.①④⑤⑥C.②③⑥⑦D.①③⑥⑦【答案】1.C2.B3.A【解析】1.图中甲北方地区与乙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故选C。2.甲北方地区与丙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要是由于两地区所处海陆位置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导致,甲地区位于季风区,丙地区位于非季风区,故选B。3.甲地区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冬季河流会结冰,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农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柑橘为主;民居的屋顶坡度大,交通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故选A。4.近50年来,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给人类社会带来严峻挑战,由此引发的多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眼前棘手的问题,但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阅读以上材料,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东北地区农业产生的有利影响,不正确的是()A.气温上升,热量资源增加,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北扩B.播种面积增加C.南方地区的农作物都可在东北地区种植D.总产量增加【答案】C【解析】冬季变暖显著,气候带北移,积温显著增加,气温上升,热量资源增加。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北扩,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增加,ABD正确。但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不可能都可在东北地区种植,因为两个区域的自然条件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选项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下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最不妥的是()A.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C.大量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D.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