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一、选择题1.从内战结束到190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加了500%,技术的发展和工业产值的飙升催生了一些大的垄断企业,大型企业开始取代小型企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力量。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干预经济发展B.黑奴获得人身自由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在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2.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B.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D.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3.一则日记这样写道:“早上驾驶汽车从郊区到城市的工厂工作;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去有线电报厅给居住在别的城市的姐姐发送电报;下班时天已经黑了,但是城市被许多电灯照亮;快要回到家时,看见一些人正将污水、垃圾和烂鱼烂肉等倒掉。”该日记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A.18世纪的英国B.18世纪的美国C.19世纪末的印度D.19世纪末的美国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依附于大学和研究所以及企业的实验室成为技术革新的主要孵化器,人们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表明这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机械制造与工厂制度紧密结合B.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C.各种新兴能源不断得到发掘D.各个传统行业不断发展壮大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这是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这一“重大成就”指的是()A.发电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D.无烟炸药的研制6.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图表中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A.大众教育推广B.城市化加快C.环境污染严重D.贫富分化加剧7.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选项符合其“变化”范畴的是()A.妇女地位的提高、大众教育的普及、人口数量的膨胀B.大众教育的普及、人口数量的膨胀、生存环境的改善C.妇女地位的提高、大众教育的普及、生存环境的改善D.妇女地位的提高、人口数量的膨胀、生存环境的改善8.1889年,国际社会主义大会在巴黎召开,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发表题为“妇女劳动问题”的演讲,引起强烈反响。1903年,美国芝加哥的妇女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罢工和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