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卷(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上期 模拟 上册 同步 单元 AB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卷(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广东广州】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炭黑制墨 B.粮食酿酒 C胆矾炼铜 D.燃放烟火 【答案】A 【解析】A、炭黑制墨,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胆矾炼铜,产生新物质铜,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燃放烟火,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20河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答案】 C 【解析】H2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为最理想的燃料。 故选C。 3、【2020四川甘孜州】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答案】C 【解析】 A、隔绝氧气使可燃物不再与氧气接触,切断了一个燃烧条件,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B、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远离火源,能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轻易是不变的,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目的,选项错误;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选项正确,故选C。 4、【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学校防控新冠肺炎所用消毒液成分之一是次氯酸钠,以下反应可生成次氯酸钠,,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aClO B.Na2O C.NaOH D.NaClO3 【答案】A 【解析】由可知,反应前氯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2个,反应后氯原子1个、钠原子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2个,X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则X为NaClO。 故选:A。 5、【2020山东青岛】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6、【2020重庆卷】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石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NO2 B.CO C.粉尘 D H2O 【答案】D 【解析】空气污染物分别为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2.5、臭氧。ABC三项都是空气污染物,D选项水不是空气污染物,所以正确答案选D。 7、【2020贵州黔东南州】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作食品加工方面的发酵剂。关于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正确的是( ) A.-2 B.+2 C.+4 D.+6 【答案】C 【解析】NaHCO3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H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1)+x+(-2)×3=0,则x=+4。 故选C。 8、【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 9、【2020安徽】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 A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面粉加工厂 D居民住宅区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正确; B、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没有毒性,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错误; C、面粉颗粒弥漫于空气中遇明火可能会爆炸,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居民住宅区禁止燃放鞭炮,故正确。 故选:B。 10、【2020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公园里花香四溢 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 D.天空中乌云翻滚 【答案】A 【解析】A、公园里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正确; B、春天里柳絮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柳絮是宏观物体,故B不正确; C、海面上浪花飞溅,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浪花是宏观物体,故C不正确; D、天空中乌云翻滚,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乌云水蒸气形成,是宏观物体,故D不正确。故选A。 11、【2020湖南怀化】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物质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小,乙是反应物,丁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30+10+5+5=2+4+39+m,m=5,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A、由分析可知,m=5,不符合题意;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0-2):(10-4)=28:6=14:3,不符合题意; C、甲、乙是反应物,丁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0江苏扬州】对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认识与研究,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选项A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符合题意。 B、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选项B的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C、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选项C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选项D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0湖南湘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甲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答案】D 【解析】根据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进行分析作答。 A、根据分析,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必须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甲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丙的化学式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故选D。 14、【2020山东临沂】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A、石墨中存在层状结构,金刚石中没有层状结构,是空间网状结构,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A正确; 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B正确; C、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 15、【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加入块状药品 C. 点燃酒精灯 D. 倾倒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未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B、取用固体药品,首先试管要横放,用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未倒放,操作错误。 故选:C。 16、【2019湖南永州中考题】下列有关 CO 与 C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 与 CO2 都会污染环境 B.CO 与CO2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在一定条件下,CO 与CO2 可以互相转化 D.CO2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 CO 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 【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碳没有毒,不污染环境,故错误; B、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4,不相同,故错误; C、CO在氧气中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要高温下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 D、CO2中混有少量的CO,不能点燃,所以不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故错误; 故选:C。 17、【2020江苏盐城】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Rb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R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 【答案】D 【解析】A、铷元素汉字名称中,有“钅”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铷的元素符号是Rb,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37,故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7,符合题意。 故选D。 18、【2020河北】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 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 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 19、【2019江苏苏州中考题】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答案】D 【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B错误; 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错误; 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0、【2020重庆卷】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 C22H29F0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C.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答案】B 【解析】A选项地塞米松( C22H29F05)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B选项地塞米松( C22H29F05)有碳氢氟氧四种元素,正确;C选项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D选项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33:10,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B。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1、【2020湖南株洲】下图中A、B、C、D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两种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D中x= __________ 。 (3)写出B、C两种原子形成的化合物BC2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O(或H2O2);(2).1;(3).二氧化碳 【解析】(1)根据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为氢原子,C为氧原子,两者可以组成水或者过氧化氢,因此化学式为H2O(或H2O2); 故答案为:H2O(或H2O2)。 (2)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2+8+x,x=1; 故答案为:1。 (3)根据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为碳原子,两者形成BC2的化合物,可知为CO2,名称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22、【2020湖南衡阳】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但仍不建议直接饮用。因为中间经过管道、水箱等多个环节,容易被微生物、细菌、重金属污染,所以自来水一定要处理后才能饮用。 (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包括自来水)中含有铁、锰、铜、锌、钙等多种矿物质。这里的铁、锰、铜、锌、钙等是指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_________。 (3)家庭中将自来水处理成能饮用的水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任写一个) 【答案】 (1).元素;(2).肥皂水;(3).加热煮沸; 【解析】(1)国家饮用水标准中的“铁、锰、铜、锌、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锰、铜、锌、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填:肥皂水。 (3)家庭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将自来水杀菌同时降低它的硬度来转化成能饮用的水,故填:加热煮沸。 23、【2020江苏淮安】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经过一年的学,同学们对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a.矿泉水 b.自来水 c.蒸馏水 d.运河水 (2)水通电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生成的氢气存在于玻璃管_____(填“A”或“B”)中。 (3)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在微观模型A、B、C、D中,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4)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 b.农业推广节水灌溉 c.洗菜水、淘米水浇花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答案】(1).c;(2).B;(3).B;14:3;(4).bc 【解析】(1)a、矿泉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运河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生成的氢气存在于玻璃管B中; (3)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由图可知,每个B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表示水分子,故填:B;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12+16):6=14:3; (4)a、地下水资源有限,应合理开采,不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题意; b、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4、【2020山东潍坊】请认真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近来,在潍柴集团助力下,我省已建有3座撬装式加氢站、1座1000kg固定式加氢站,7条公交运营专线,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0多辆。 (1)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为能源。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 (2)氢燃料电池车能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   ; (3)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所使用的“氢”燃料可来自于水的电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煤;(2)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3)电能;2H2O2H2↑+O2↑; 【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煤; (2)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氢燃料电池车能实现交通“零排放”;故填: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 (3)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使用的“氢”燃料可来自于水的电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故填:电能;2H2O2H2↑+O2↑; 三、实验探究(1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5、【2020湖南怀化】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A中试管内还需塞上一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 。收集氧气可选 (填字母序号)装置。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对应化学方程式为 。通常用 (填“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稀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 (1).长颈漏斗;(2).棉花;;将导气管另一端浸入水中,点燃酒精灯加热,看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发现有水被倒吸入导气管,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或E;(3).BE; ; 澄清石灰水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A中试管内还需塞上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A装置气密性:将导气管另一端浸入水中,点燃酒精灯加热,看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发现有水被倒吸入导气管,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C或E;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应选E,故选用的装置是BE;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分析与计算(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26、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乙酯由  种元素组成。 (2)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最简整数比)。 (3)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3; (2)2:4:1; (3)54.5% 【解析】(1)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可知乙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答案:3; (2)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可知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8:2=2:4:1; (3)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4.5%; 27、【2020四川眉山】实验室为了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称取85.00gH2O2溶液和2.0gMnO2混合放入质量为50.00g的烧杯中,用电子天平称得烧杯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15 30 45 60 75 90 烧杯总质量/g 136.50 136.10 135.70 135.50 135.40 135.40 (1)产生O2的质量为 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0;(2)4%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产生O2的质量为:85.00g+2.00g+50.00g-135.40g=1.60g; (2)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shop492842749.t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