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第1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第1课时面积的认识教学内容江苏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58~60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加深对面积的认识。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思考能,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面积的含义。难点: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具学具每个学生一套平面图形,有圆、三角形、长方形,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进行比赛。(1)比赛:请两个同学进行劳动比赛,一个人擦小黑板,一个人擦大黑板,比比谁擦得快!(2)发现:学生很快发现这场比赛是不公平的。(3)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比赛引入新课,既制造了矛盾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揭示课题。师:要比比谁擦得快,就是看哪块黑板的面积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面积。板书课题:面积的含义。二、操作探究面积的含义。1.比较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的大小。(1)看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2)教师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3)黑板表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哪个比较大呢?(黑板表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2.比较课桌面和椅子面的大小。(1)学生先分别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2)比一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3.你能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吗?学生举例。由于对面积的概念了解得还不是太多,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要强调是物体的哪个面的面积。4.比较两个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2)学生比较,说出理由(重叠的方法)。(3)教师:除了用重叠的方法能比出它们的大小,我还能用同一张小纸片分别去量,也能比出它们的大小。(教师边说边演示。)你也能用小纸片量的方法去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吗?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去量。(4)教师小结:在比较两个面积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的大小时,直接观察不太可靠,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去比较,也可以用小纸片去量一量。设计意图:在各种活动中多层次多方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