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94~96。教学目标1、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过程后,能用列举法解决问题。2、体会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3、进一步发展运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一一列举的方法。教学难点对一些较复杂的现象做适宜的分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例1,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王大叔要用22根都是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的花圃。怎么围面积最大?(22米是长方形的周长)想一想,符合周长是22米的长方形有多少种呢?2、同桌讨论,交流:(可能出现两种交流情况)(1)无序的说。(2)有序的说。10和1,9和2,8和3,7和4,6和5。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可问: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发现:无序的写,可能有遗漏,不容易发现。)那怎样才能做到有序的思考,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可以从长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宽的角度,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依次少1(或多1)。重新写一写。知道出现的第五种情况,可问:6和5下来是几和几?为什么不写了?(再写就是重复了)(板书:不重复)让学生评价:这样写好不好?好在哪里?(板书:不遗漏)(3)数一数:有5种围法。3、完成表格,得出结果。在当长为6米、宽为5米时,面积最大。4、小结。刚才我们有序的思考了各种围法,并用画表格的形式把各种情况一一列举。5、练习。用列举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题。(1)完成教材第95页的练一练第1题。读题后问:从已知的条件中你读懂了什么?接下去你准备怎么做?(读懂:每过40分发出铃声,接下来要从11时开始依次加40分。)算一算,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交流。(2)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的第5题。出示卡片“8”、“2”、“5”,教师演示给同学们看,询问有什么感想。再出示“0”、“2”、“5”,让学生们动手摆一摆。相互交流。二、教学例2。1、提出问题。南山中心小学举行小学生足球赛,有4支球队参加,分别是红队、黄队、绿队和蓝队。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是什么意思?同学讨论后交流。2、尝试列举。分别列举出各场比赛,排一排。列举如下:红——黄红——绿黄——绿红——蓝黄——蓝绿——蓝也可以画图列举。点名让同学上讲台板演。3、完成教材第96页的练一练。学生模拟操作,数一数。三、全课小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比较难。说说你还有哪些困惑?或者说说解决这类问题时究竟该怎么思考呢?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