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案2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7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几分之一。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1、故事引入:在这多彩的秋天,有两个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郊游,请你们仔细听听,他们在说什么?(话外音:玩了半天,肚子饿了,让我们分食物吧!怎么分呢?我们来平均分!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各分得多少呢?)师:什么叫平均分?谁知道?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师:说得真好,那你们会分吗?好,让我们用拍手表示,每人分到几个,就拍几下,行吗?准备: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瓶?还有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咦,怎么不拍啦?生:因为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不够分。师:你觉得每人应该分到几个?生:每人应该分到半个。师:每人只能分到半个,不够1个,所以你们觉得不能用拍手表示了,是不是?老师这里呀,就有一个蛋糕,让我们一起来分分看。(不平均)这样分,行吗?为什么?生:不平等。师:也就是说没怎么分?生:平均分。师平均分:那这样分可以吗?把其中的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我们来比一比,怎么样?生:一样。师:这是平均分。那这样,每人分到了半个,这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你知道吗?生:1/2,0.5。师:0.5是小数,我们以后会学习它。刚才同学提到的1/2,老师告诉你,它是一个分数,半个也就是1/2个。板书:1/2师:这就是一个分数,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1、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师:刚才我们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这半个就这2份中的1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2。(板贴1/2个蛋糕)那这半个呢?生:这半个也是一个蛋糕的1/2。师:这半个也是2份中的1份,也是这个蛋糕的1/2。那我们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