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第84-89页。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播放儿歌)“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课件出示“校园的早晨”图片)同桌互相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唧唧喳喳说地说个不停)师:谁愿意来说说。生1:我找到了足球。生2:我看到了有很多小朋友在踢足球。生3: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做早操。生4:有个老爷爷正在修剪树叶。(在学生找到实物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怎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的闪动的角)生:是角。师:你们认识它吗?生:认识。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找生活中的角。教师指出: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待会我们请每组的小朋友来汇报。2、汇报。师:谁愿意来发表一下你的发现?生1:看,墙角那有角,(边说还边用手指着墙角)黑板上有角。生2:桌角上也有角。生3:墙上那个三角形上有很多角,而且每个还都不一样。生4:衣服的领子上有角。生5:这个三角板上还有3个角呢!师:看,这里也有角,出示图片。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利用一张七彩纸教学折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折的含义。学生讨论折角,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说折角的过程并指出角所在的位置。生1:我把这个三角形对折一下,就有角了,看,角在这里呢!(边说边用手纸着角)生2:我把正方形先斜着对折,再斜着对折一次,就有角了。生3:把圆对折一下,然后再随便一折,就可以变出一个角了。然后同桌两人互相比较角的大小。师:你能折得再小些吗?用这种方法可以折出多少个角?生:无数个角。通过折角,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角的表象,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通过感知,建立概念。师: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有什么感觉?生1:这里有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