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在线1《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10年取得积极成效文/本刊记者罗克研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到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也是《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十周年。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通告,总结1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行业发展现况10年成绩斐然10年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国特种设备领域的首部法律正式诞生。10年来,这部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为特种设备安全保驾护航,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当前,我国特种设备领域已经形成由1部法律、1部行政法规、114部地方性法规、8个部门规章、143个地方政府规章以及50个安全技术规范、2520个标准构成的特种设备法律制度体系。过去的10年,我国特种设备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成为特种设备的生产大国、使用大国。据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2022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955.25万台,另有气瓶2.35亿只、压力管道85.9万公里(在册)。特种设备产业体系逐步完备,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等全链条的特种设备产业链;特种设备制造能力提升,起重机械、电梯、电站锅炉等产品已路身世界先进行列,大型起重机械和超超临界燃煤电站锅炉实现国际领先;特种设备出口实现量质提升,国内电梯产量约占全球产量70%左右,起重机械出口额保持每年40亿美元左右,叉车出口额每年20亿美元以上,大型游乐设施实现从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安全形势持续改善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正式公布了关于检查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也是对《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年的一次全面“体检”。报告显示,《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实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特种设备产业快速发展,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改善,法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特种设备保有量快速增长,特种设备产业体系逐步完备,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改善,服务民生作用日益凸显。报告还详细介绍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十周年取得的6大具体成效和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成效主要体现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