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HISTORICALREVIEWROLLDIRECTORDATESCENECAMERA一在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明中,电影无疑是其中之一。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开放映了几部自摄短片,这也被认为是世界电影的开川水端。一年半后,这种来自西方的“影戏”在上海礼查饭店和张园先后放映,中国人由此见识了什么叫电影。看电影是一回事,拍电影则是另一回事。要说起中国人拍的第一部电影,便是1905年的《定军山》。不过,这只能算戏曲片段的影像化,国内第一部真正的电影还得从1913年从张石川、郑正秋合作拍摄的《难夫难妻》说起。张石川是浙江宁波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后因少年丧父而投奔舅父经润漫漫创业路三并任职于华洋公司。1913年,美国商人依什尔和萨佛到上海办亚细亚影戏公司,他们和张石川一见如故,于是请他主持制片业务。当年9月,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合拍的《难夫难妻》,也成为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1914年,由于一战爆发,外国胶片断档,亚细亚影戏公司也随后关门大吉。文金满楼1916年,美国胶片重新进入上海,张石川心痒难耐之下,又和朋友合办了“幻仙影片公司”,并将文明戏《黑籍冤魂》搬上银幕。影片推出后,虽然颇受社会的注意,但因为公司资本过于单薄,不久就因为周转不灵而宣告歇业了。1922年3月,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苹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初收资本4万元。公司成立后,先后拍摄了《滑稽大王游沪记》、《劳工之爱情》、《大闹怪剧场》三部短片。但遗憾的是,票房收入不佳。之后,张石川又拍了一部时事片《张欣生》,但因为把杀人过程拍得过于真实,结果被禁演了。此时,公司资本消磨殆尽,日常开支只能靠借贷维持。在此窘况下,“明星"公司只能背水一战,将宝押在了郑正秋的长篇正剧孤儿救祖记》上。1923年12月,《孤儿救祖记》试映成功,盈利十分可观,“明星”的首次危机得以解除。之后,公司再次登报招股,将股本扩充至10万元。1925年“明星”公司拍摄新片《空谷兰》,创造了默片时代的最高卖座194中国商界·BusinessChina2023纪录。也就在这年,郑鹧鸪病逝,任苹因与张石川矛盾激化而另立门户。如此一来,“明星”组织者便由“五虎将”变成了“三巨头”,并逐渐形成以张石川为导演、郑正秋为编剧(兼导演)、周剑云负责财务的合作模式。之后,三人各自发挥所长,“明星”也迎来了最辉煌的十年。据“明星”旗下的男星龚稼农回忆,张石川工作时经常穿短袄一袭,鸭舌帽一顶,整洁挺括,作风十分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