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遥遊》中的“神人”新探吕鵬志薛聰内容提要《莊子·逍遥遊》描述藐姑射山神人有云:“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該“使”字句與上下文中無功、無爲的神人形象相齟齬。本文作者經研究發現,該句文意費解的原因是存在脱文,所脱文字内容恰好保存於抄襲《莊子·逍遥遊》的《列子·黄帝》篇中。本文對勘《列子·黄帝》篇異文校補該句脱文,論證神人的確是無功、無爲的得道者,成功地解決了今本《莊子·逍遥遊》的矛盾問題。《莊子·逍遥遊》中對“神人”有這樣一句描述:“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①如果細究這一“使”字句,即將此句理解爲“神人精神凝聚,致使物無災害、五穀豐登”②,便隱約與上文①②本文所引《逍遥游》文本均引自《莊子集釋》。參見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1—47頁。成玄英《疏》:“凝,静也。疵癘,疾病也。五穀熟,謂有年也。”參見郭慶藩:《莊子集釋》,第34頁。“神人無功”、下文“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相齟齬。前者爲有爲,後者爲無爲。然而歷代的注疏、研究大都未明確言及此“使”字句與上下文相抵牾。①有鑒於此,本文將重新校讀此句,敬祈方家教正之。一、“使”字句與上下文矛盾欲證“使”字句與上下文是否存在矛盾,當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神人是否“無爲”,以及如何理解“無爲”;二是“使”字句是否能説明神人“有爲”。(一)“神人”作何理解《莊子·逍遥遊》中對神人描述有一關鍵處:“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701《莊子·逍遥遊》中的“神人”新探①元代羅勉道將此句解爲“言所居而化也”,但又在總結“肩吾問於連叔”至“孰肯以物爲事”一段大意時説:“此言神人無功,明曰有神人居焉。又曰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旁礴萬物以爲一世蘄乎亂,皆言功也。”(據羅勉道注:旁礴,言其能轉動萬物也。蘄乎亂,求乎治也。本文認爲他將“一世”連讀。奚侗明確批評了這種與下文言神人“孰弊弊焉以天下爲事”相矛盾的讀法,而應讀爲“旁礴萬物以爲一,世蘄乎亂”。)僅從字面上看,羅勉道似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過,聯繫他在前文關於聖人、神人、至人“三等亦自有淺深”的立論來看,無法斷定他是據這個“使”字而提出的。參見羅勉道述,門人彭祥點校:《南華真經循本》,載《道藏》第16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6c—27c頁;方勇:《莊子纂要》(壹),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第91頁。唐成玄英《疏》:“至言其體,神言其用,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