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20232023年5JOURNALOFSHANGOIUVRMAUNIVERSITY月No.5Vol.39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第5期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特色栏目【庄子·道家·道教研究]【主持人按语][主持人按语]本期刊发了四篇讨论《庄子》哲学的文章。总体来说,其中大致涉及《庄子》的宇宙论、生命哲学、知识论、人性论和政治哲学。读罢这四篇文章,我不由思考一个问题:相较于其他的先秦诸子著作,文本和思想颇为驳杂的《庄子》之为《庄子》者究竟是什么?古代多有学者把《庄子》外、杂篇视为对内七篇思想的发挥和推阐,冯友兰先生更认为《庄子》全书的灵魂在内篇的《逍遥游》和《齐物论》。括而言之,《庄子》之为《庄子》者在内篇,尤其在《逍遥游》《齐物论》两篇,外、杂各篇的思想皆可收摄于此。即以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所涉问题而论,美籍学者爱莲心从“蝴蝶梦”中解析出的相对主义和非相对主义本是《齐物论》的重要话题。《达生》篇在形神关系问题上对“神全”的强调,固然可以说是受黄老学影响的结果,但其与《逍遥游》篇所谓“其神凝”显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一王船山在注解《庄子》时便曾称“其神凝”三字为“一部《南华》大旨”。徐会利博士认为,《庄子》提出了一个万物由道而生、由气而化、由形而显即“道生一气化一形显”的逻辑结构。事实上,《庄子》的宇宙论最独特、最核心的概念是“化”,而《逍遥游》开篇即是鲲“化”为鹏的寓言,《齐物论》则以庄周与蝴蝶互“化”(物化)终篇。郭美华教授对外篇《天地》第12一15节的解读,一如既往地彰显了庄子哲学的卓异精神:自然、自在与自由,而章太炎早已指出,庄子思想之“维纲所寄,其唯《逍遥》《齐物》二篇”,““逍遥游’者自由也,齐物论'者平等也”。这样看来,本期的四篇文章虽并未全部聚焦于内篇第一一特别是《逍遥游》《齐物论》两篇,但却都基于不同的文本、借由不同的进路,揭示了《庄子》以“化”为中心的宇宙论、重“神”的生命哲学、“自然”且“自由”的人性论和政治哲学,以及带有相对主义色彩的知识论。在先秦诸子哲学中,这些正是《庄子》最为独特或首先提出的思想,亦即《庄子》之为《庄子》者。邓联合2023年5月6日于珠海《庄子·达生》的生命观及学派归属问题从醉者“神全”说起王海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达生》认为生命是形、精的结合,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精两个方面。但在形、神二者中,神重于形,养神重于养形。“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的原因在于“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