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of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第42卷第4期2023年8月Vol.42No.4Aug.2023摘要:《黄帝内经》中关于“权衡”的记载涉及6篇共6处。对其中“权衡”的含义,历代医家多将其理解为“平衡”之意。然而对于《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的记述,或可有其他解读。鉴于此,在对原文的行文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加之参考《后汉书》《战国策》及其他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相近的相关历史文献考证,并佐以临床验证,分析得出《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或为描述颧与眉目之间部位的推论。关键词:黄帝内经;经脉别论;权衡中图分类号:R2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43(2023)04-0539-03《素问�经脉别论》“权衡”新解*张云飞,田露(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301617)*基金项目:天津市市级课题项目(ZX2021021);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课题项目(201107006);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项目(XJ201801)。作者简介:张云飞(1999-),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黄帝内经》《难经》理论研究。通讯作者:田露,E-mail:lulu1980304@126.com。引用格式:张云飞,田露.《素问�经脉别论》“权衡”新解[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2(4):539-541.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23.04.22《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对“权衡”的记载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汤液醪醴论》《素问�玉版论要》《素问�经脉别论》《素问�气交变大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篇。历代医家对“权衡”的含义多理解为“平衡”之意,但在研读《内经》过程中发现将“平衡”的释义代入《素问�经脉别论》的文段中理解似有不妥。有鉴于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读《内经》原文,并通过查阅同时代相关资料,并以临床实践为佐证,对《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的释义进行探索。1《内经》所记“权衡”“权衡”本义,指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为秤锤,衡为秤杆。经统计,“权衡”二字在《内经》中共出现7次,分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1]“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素问�玉版论要》“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素问�气交变大论》“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以及《素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