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吕梁教育学院学报Dec.2022第39卷第4期(总第122期)JournalofLvliangEducationInstituteVol.39No.4(Sum.No.122)【教学改革】收稿日期:2022-10-15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互联网+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HLW-20213)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静(1987-),女,山西临汾人,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巫美琴(1987-),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王静,巫美琴(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职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深入了解“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而分析出制约高职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出提升高职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实施策略,对实际教学中高职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86(2022)04-0142-04一、研究的背景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大国工匠的使命。2019年,国家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高职语文教师是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实施的主要群体,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大力推进以及比赛影响力的提升,愈加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水平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师生素养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新时代的高职语文教师,理应回应时代诉求,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发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虚拟仿真教学等网络平台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智能化与个性化,推动师生共同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实现高水平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