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23年·第5期文苑漫步一、桓彝与谯国龙亢桓氏不同于之前或之后朝代的皇权唯一,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由门阀士族所把控的时代。司马睿初至江东,借助琅琊王氏的家族影响力组建政局,定鼎江左,时人称之“王与马共天下”。与琅琊王氏齐名的士族还有高平郗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五家皆为“当轴士族”,能够左右东晋政治格局。谯国桓氏,主支分为龙亢桓氏、铚县桓氏。桓彝(276—328),字茂伦,谯国龙亢人,为桓温之父,属龙亢桓氏一支,亦为衣冠南渡之后第一代谯国龙亢桓氏。谯国龙亢桓氏始于东汉桓荣,历经曹魏、西晋,传至东晋桓彝,已历九世。田余庆指出,与初至江东就拥有极大声望的士族不同,谯国龙亢桓氏政治影响力形成并定型的时间相对滞后。以出身言之,曹魏嘉平之时,桓范为曹爽智囊,后被司马懿所诛杀。历经此难,谯国龙亢桓氏实际成为刑门之后,故桓彝在渡江之初身份并不显赫。[1]谯国龙亢桓氏尽管带有先天不足,而桓彝本人也亡于苏峻之乱,但在桓彝之后,谯国龙亢桓氏的政治地位却一路攀升,最终成为东晋朝堂的执牛耳者。龙亢桓氏在十一世之时,桓玄甚至能够改易晋鼎,建立桓楚。桓楚存在不到三年,旋为刘裕所灭,桓氏家族自此衰弱。所以,从谯国龙亢桓氏一族的兴衰历程来看,桓彝是推动这一家族走向中兴的开端人物。桓彝的军事成就主要为参与平定王敦之乱与战后安抚宣城。桓彝以州主簿入仕,拜骑都尉。晋元帝时,因王敦擅政,桓茂伦愤而离职。太宁二年(公元324年)时,晋明帝下诏讨伐病危中的王敦,命桓彝为散骑常侍。桓彝因平定王敦之乱有功,被封为万宁县男。时宣城境内常有变乱发生,晋明帝补桓彝为宣城内史。桓彝赴宣城后平定变乱并发展生产,颇有政声,《晋书》称曰:“在郡有惠声,为百姓所怀”。江苏.张.干摘要:作为衣冠南渡之后的第一代谯国龙亢桓氏,桓彝不仅是推动这一家族走向中兴的开端之人,同时亦是一位著名军事人物。《晋书·桓彝传》载周赞许桓彝之句为“茂伦嵚崎历落,固可笑人也。”元代李冶释“可笑”为“为人讥笑”,余嘉锡亦赞同此说。此种训释与《晋书》所载史实不符。“嵚崎可笑”之“可笑”当为“可喜”,是可爱、令人喜爱之义。关键词:桓彝;嵚崎可笑;晋书《晋书·桓彝传》“嵚崎可笑”解《晋书》(清同治八年岭南陈氏葄古堂刻本)812023年·第5期文苑漫步二、《世说新语笺疏》“嵚崎可笑”释义的不确切性桓茂伦曾为周所欣赏,《晋书·桓彝传》记有周对其赞赏之语:“茂伦嵚崎历落,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