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2月JOURN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Feb.2023第24卷(SocialSciences)Vol.24增刊第2期◇课程思政◇《高等结构动力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刘伟,于开平,高维成,樊久铭(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哈尔滨,150001)摘要:如何培养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有用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高等结构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要素与资源提炼,介绍了课程思政设计思想,提出了思政教学实现方法与途径,并进行了实践和案例分析。以期能够将德育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逐步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词:高等结构动力学;思政设计;思政融入;隐性教育作者简介:刘伟(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理论力学、结构动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冲击动力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weiliu@hit.edu.cn。一、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这是对课程思政的科学概括与阐述,也进一步阐述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1-3]。高等结构动力学是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研究生主选的学位课[4-8],教学目的是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和典型算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典型方法及其原理,了解一些新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具备解决实际结构振动问题的能力。高等结构动力学立足航天,服务国防。在遵循课程自身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对这门专业课固有德育资源进行内涵式开发,融入思政元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所学知识与国家重大科技与工程需求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先辈们崇高精神的动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专业知识和理想信念双提高的良好效果。264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