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2023,Vol.55,No.9,14531464©2023中国心理学会ActaPsychologicaSinicahttps://doi.org/10.3724/SP.J.1041.2023.01453收稿日期:2023-01-10*科技创新2030(2022ZD0205100)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61,19ZDA021)资助。通信作者:朱莉琪,E-mail:zhulq@psych.ac.cn1453“近朱者赤”:同伴捐赠决策信息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张玮玮陈逸群朱莉琪(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49)摘要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容易受到同伴影响,然而以往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其消极影响,较少考察同伴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招募了77名12~15岁青少年(Mage=14.06±0.74岁,32名女生)被试,结合自适应行为实验范式和冲突信息源范式,考察了信息提供者(同伴vs.成人)和社会信息的性质(均利他、均利己、冲突)对青少年(付出实际代价的)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特质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相比较利己信息的影响,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利他信息的影响,从而提高捐赠数额。特别是,当同时观察到冲突信息时,青少年仍然受到利他影响。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同伴榜样而非成人榜样的影响。公正世界信念调节了青少年的亲社会影响。研究结果验证了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积极的同伴影响,同伴道德榜样对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有助益。关键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社会信息,冲突信息源,同伴影响分类号B8441引言青春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同伴往往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Blakemore&Mills,2014)。然而,以往有关同伴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冒险和不当行为,同伴影响的积极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Laursen&Veenstra,2023)。例如,大量研究探讨了同伴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如Jungetal.,2019)、物质滥用、吸烟和酗酒行为(如Ragan,2020)以及消极冒险(Knolletal.,2015;Reiteretal.,2019)等行为的影响。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包括帮助、捐赠、分享和安慰等(Carloetal.,2007;Eisenbergetal.,2015)。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应行为,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方面,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Eisenbergetal.,2016;Telzeretal.,2018)。近年来,研究开始探讨同伴的积极影响,但关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更容易受到利他还是利己影响并未得到一致的发现。此外,已有研究发现,个体对世界所发生的是否是公正持有的观念即公正世界信念(beliefinajustworld,BJW)会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