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南腔北调中原文学耿孟刚水墨写意人物画——论郑在欢《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的叙述姿态文/李玉玉﹃伤心﹄与﹃暖心﹄摘要:《驻马店伤心故事集》是河南青年作家郑在欢的第一本小说集,他以熟人社会为依托描写了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受。借助对童年的回忆,郑在欢搭建起连接乡村社会的桥梁,在毫不留情地揭示乡村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之余,也描写了隐含于其中的温情与希望,作品呈现出“伤心”与“暖心”的叙述姿态。关键词:郑在欢;叙述姿态;伤心;暖心《驻马店伤心故事集》是河南青年作家郑在欢的第一本小说集。河南驻马店就是郑在欢构建其文学世界的重要依托。“我在农村长大,熟人社会,每个人都认识……他们毫无疑问成为我最直接的素材。”[1]从1990年出生,到为躲避继母的虐待离家出走,在驻马店16年的生活给郑在欢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驻马店伤心故事集》是作者进入城市生活后回望故乡的一部作品,借助对童年的回忆,郑在欢搭建起连接乡村社会的桥梁。通过对乡村社会中各色人物故事的呈现,在揭示底层乡村社会的现存问题之余,也描写了隐含于其中的温情与希望,作品呈现出“伤心”与“暖心”的叙述姿态。一、赤裸的野蛮与暴力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展现了一个未经修饰的、充斥着野蛮和暴力的乡村社会。作者童年记忆中的各色故事、书本中出现的各种人物,让人很难想象在精英和文明视野之外,竟然还会有这样一个“荒蛮”之地的存在。不过小说中展现的乡村风貌和人物言行表明:大王庄的野蛮和暴力其实并非偶然。野蛮的换亲陋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长期以来在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乡村社会中,人们聚族而居,终老是乡。对土地的依恋使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不仅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以儒家伦理为中心的乡村道德秩序,同时还衍生出一种家族本位意识和宗法制度。“由于宗法制度及家本位意识的根深蒂固,中国文化传统中个人婚恋抉择与家庭或家族的利益直接相关,大部分人都没有自由选择婚恋对象的权利。”[3]而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思想解放,传统的婚恋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为妻纲”的思想逐渐被婚姻自主、自由恋爱、男女平等所取代,家本位的婚恋观受到巨大的冲击。不过,脱离传统封建伦理束缚的现代乡村婚恋是否真的获得了自由?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给出了答案。63南腔北调中原文学在《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中,郑在欢似乎一直在尝试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