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者Sep.2023JournalofNorthAXHUnlveroclalScienceEdition)Vol.23No.5第23卷第5期2023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权分置”下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赋权实践及振兴路径基于晋江市典型村庄的实证分析林彩云1,梁发超2(1.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厦门361001;2.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三权分置”下不同类型村庄如何形成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进而与乡村振兴目标有效衔接是有待探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通过构建多主体赋权与“经济-社会-治理”制度绩效的综合分析框架,选取晋江市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三种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案例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城郊融合类村庄探索出的住房抵押模式,通过使用权财产权能的规模经济效应释放推动村庄更新,并以宅基地功能转型的作用机制形成多产业融合的产业振兴路径;(2)集聚提升类村庄通过“旧村改造”实现环境宜居建设,呈现出地权集体化与共同利益塑造的乡村秩序,形成强组织统合的组织振兴路径;(3)特色保护类村庄基于资源票赋推进宅基地入市改革,构建的使用权市场交易机制降低了交易费用,并形成“村集体-市场”共建的产业与文化振兴路径。不同类型村庄在内外部要素与制度赋权的互动机制下,构建了差异化的产权配置形式与实施机制,进而形成与乡村振兴目标耦合的盘活利用路径。关键词: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盘活利用;赋权实践振兴路径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23)05-0067-10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乡村经济结构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加速转型,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农村空心化、宅基地闲置低效利用等问题凸显。为此,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启动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探索多样化的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1]。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2}。探索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实现乡村系统重构与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制度性供给。由于中国乡村异质性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应依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不同类型村庄分类推进乡村发展[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格局下,如何落地于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这一关键场域,部析不同类型村庄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权能实践及其振兴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