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委别藏》本《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底本探源*李灵均一问题的提出南宋杨仲良《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①一书,将李焘著编年体《续资治通鉴长编》分门类编,各有事目,事目之下又有子目,“汴京百七十年礼乐兵刑之沿革,制度政令之举废,粲然具备,可以案目寻求”②,是研究北宋史的必备文献之一。清嘉庆年间,阮元将此书誊抄并改名《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简称《长编纪事本末》),进呈清仁宗,这就是著名261*①②*本文得到邓小南老师、苗润博老师、小岛毅老师悉心指导,2019年7月曾提交中国宋史研究会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宋史博士研究生论坛,得到与会老师、同学的宝贵意见。特此致谢。关于本书书名,除《宛委别藏》本和清广雅书局本外,其他清抄本均作《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虽然杨家骆、蔡涵墨、徐规等学者有不同主张,但本文在讨论中,仍暂时作《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参见赵铁寒《〈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题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赵铁寒主编《宋史研究资料萃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清广雅书局本,1981;徐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研究》,《文史》2001年第1辑,第193页;CharlesHartman,“BibliographicNotesonSungHistoricalWorks:TopicalNarrativesfromtheLongDraftContinuationoftheComprehensiveMirrorThatAidsAdministration(Hsützu-chiht'ung-chiench'ang-pienchishihpen-mo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byYangChung-liang楊仲良andRelatedTexts,”JournalofSung-YuanStudies,No.28(1998),pp.178-180,中译本题为《论〈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与十三世纪前期的史学编纂与出版》,蔡涵墨(CharlesHartman):《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书局,2016,第271~273页;闫建飞《广雅书局本〈长编纪事本末〉编校考》,《中华文史论丛》2020年第1辑,第69~91页;李灵均《杨仲良〈皇朝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研究三题》,《理论与史学》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第69~86页。阮元:《揅经室集》外集卷一《四库未收书提要·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提要》,郑经元点校,中华书局,1993,第1185页。的《宛委别藏》本《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宛委本《长编纪事本末》成为最常见的“坊间通行本”,广泛被宋史研究学界和文献学研究学界研读、征引。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宛委别藏》丛书自民国以来多次影印出版,传布甚广,获取较为便利。①其二是学界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宛委别藏》精选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