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设计ANLISHEJI《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力争做到课程资源与科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的相互促进,原有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综合使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整合。上述文件为信息技术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整合提供了依据。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手机App作为辅助手段出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已然屡见不鲜。据统计,能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App有几十种之多,既包括手机自带的App,如计步器、计算器、指南针、秒表、世界时钟、录音机、翻译机等,也包括从应用商店里下载的App,如形色、中国求生手册、星座月相、哇咔测噪、墨迹天气、心率检测等。可以说,一台装有不同App的智能手机,相当于一台多功能实验仪器,如果不能让手机App参与科学探究教学,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另据调查显示,智能手机的家庭普及率在县城达到了95%,在乡村也达到了90%以上。近九成的小学生都有使用智能手机拍照、聊微信、玩游戏的经历,对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都为手机App技术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在实际的科学探究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尝试用手机App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很多不愉快的现象,如学生争抢致使手机损坏、学生用手机玩游戏遭家长投诉等,从而打消了教师应用手机App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的积极性。如何才能使手机App有效地服务于科学探究教学呢?笔者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一、结合手机App确定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学习结果。科学探究活动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目标而进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分别是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因此,在制定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又要考虑所选手机App对实现学习目标的作用,共同确定教学目标。《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课堂中基于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