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023年第24期/6月8日支书凤菜蔡涛:驻村更助村绿色产业兴身高一米八三、精神抖摄的茶涛走在村里,格外显眼。村民见到他,有的热情地喊“书记,有的亲切地叫“涛哥”。2021年5月,经组织安排,年过五旬的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投蔡涛来到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尧古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尧古村地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遗产地,也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良好,传统民族文化浓郁。面对拥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尧古村,蔡涛要做的工作是提质升级。“一是利用良好生态和民族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二是发展生态种植业,都是绿色产业。”蔡涛认为,只要选对了路,尧古村一定能获得更好的保护与发展。在村里,蔡涛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利用传统民居打造民宿和艺术家工坊,打造“古法造纸”“古法扎染”“古法酿酒”等传统文化产业,并从贵阳引进新媒体团队开展文化传播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参观,尧古村生态旅游业兴起。同时,蔡涛还带领大家因地制宜发展板蓝根、罗汉果等生态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两年的努力,尧古村已经成为荔波县知名旅游村寨,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荔波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尧古是全县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规划点之一,我们将乘这东风快速发展。蔡涛信心满满。事实上,这不是蔡涛第一次驻村工作了。2014年,脱贫攻坚在全省开展,时年45岁的蔡涛主动请缦,前往黄平县重安镇半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此前,常年在城市生活工作的蔡涛很少去农村。如果把农村比作一门学科,那这门学科对他而言较为陌生。“那时我就想走出课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半山村距离县城30多公里,有656户人家,村里没有产业。为谋生计,村民多半外出务工,大部分田地抛荒。如何改变村里的贫因面貌?通过深入调查走访,蔡涛发现村民有酿酒的习俗,这酒在当地还颇有名气,但村民酿酒只是用来自己喝,没有卖出去,不能带来经济收入。“我们可以在酿酒上做文章,发展成为能够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发动村民后,蔡涛带领大家成立半山米酒合作社,着手打造“半山米酒品牌,个人出资2万元为村里建立酒坊,并寻得原单位的支持,艺术系师生帮忙设计产品包装和品牌,酿酒系师生帮忙完善和提升烤酒工艺,经济管理系老师帮忙出谋划策打开米酒销售市场。在大学里,蔡涛教授《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销售服务》等课程。让他深感兴奋的是,在半山村的产业发展中,这些知识都用上了,实现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