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第4期2022年12月Vol.42,No.4Dec.2022化学传感器CHEMICALSENSORS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19jcyj-msxmX0209)*通信联系人,xiayang2@swu.edu.cn鉴别肿瘤、指导肿瘤治疗和评价预后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经典的检查方法包括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这需要组织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经验,从而导致诊断准确性的潜在不足。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由于其超灵敏和高分辨率的特性而越来越多地用于组织切片分析。其次,SERS具有更高的光稳定性,更窄的带宽和可以避免组织背景信号的干扰而在诊断肿瘤上备受关注。与单粒子纳米粒子相比,等离子体纳米粒子可以通过诱导纳米颗粒聚集来产生大的电场,即所谓的热点,这可以显着提高SERS增强从而实现更准确的肿瘤诊断[1]。如图所示,研究者们以柠檬酸酐(CA)为原料合成了pH敏感性叶酸(FA)靶向聚乙烯醇(PVA)链,该链可在pH=6.0时水解。然后,通过Au-S配位将链和拉曼报告子4-巯基苯甲酸(4-MBA)修饰在AuNPs表面,得到SERS纳米探针(标记为Au@MCPFNPs)。在肿瘤微环境中,Au@MCPFNPs首先通过FA的靶向功能进入肿瘤细胞。然后,细胞内酸性环境(pH4.5-6.0)使Au@MCPFNPs的保护涂层链逐渐脱落,4-MBA暴露。其次,一部分疏水的4-MBA会促进AuNPs聚集,进一步通过热点增强SERS效果并增加其在肿瘤细胞中的滞留,从而获得高成像对比度。这种pH敏感的聚合SERS纳米探针实现了高精度肿瘤诊断。参考文献[1]NiuX,YuL,WangX,etal.Acid-responsiveaggregatedSERSnanoparticlesforimprovedtumordiagnosis.MaterialsChemistryFrontiers2022,6(5),644-651.PH响应聚合SERS纳米探针改善肿瘤诊断何朝琴,杨霞*(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