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671—8178(2023)02—0048—04白居易中书制诰“新体”“旧体”之辨欧阳伟华(凯里学院人文学院ꎬ贵州凯里556011)[摘要]采用实证分析的统计方法ꎬ通过抽样统计发现ꎬ中书制诰部分标记为“新体”的骈文度明显高于标记为“旧体”的ꎬ而“新体”的骈文度又与翰林制诏部分的骈文度基本相同ꎮ白居易担任翰林学士在前、中书舍人在后ꎬ中书制诰部分“旧体”很明显草拟于元稹提出制诰改革之后ꎬ是一种经过改革后的散体ꎬ“新体”则属于传统的骈体制诰ꎮ[关键词]白居易ꎻ新体ꎻ旧体ꎻ骈文度[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3-05-07[作者简介]欧阳伟华(1978-)ꎬ男ꎬ江西吉安人ꎬ博士ꎬ凯里学院教授ꎬ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ꎬ主要研究古代文学ꎮ[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古书籍制度文献整理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AZW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ꎮ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也指出ꎬ«白氏长庆集»中书制诰中的“新体”即指“微之所主张ꎬ而乐天所从同之复古改良公式文字新体也”[1]114ꎮ今人大抵遵从此说ꎮ虽然孙昌武和日本学者平冈武夫持有旧体即改革后的散体、新体即骈体的观点ꎬ但是并没有结合白居易中书制诰部分的具体材料加以论证ꎮ为了排除主观判断ꎬ我们采用实证分析的统计方法ꎬ通过抽样统计发现ꎬ中书制诰部分标记为“新体”的骈文度明显高于标记为“旧体”的ꎬ而“新体”的骈文度又与翰林制诏部分的骈文度基本相同ꎮ白居易担任翰林学士在前、中书舍人在后ꎬ中书制诰部分“旧体”很明显草拟于元稹提出制诰改革之后ꎬ是一种经过改革后的散体ꎬ“新体”则属于传统的骈体制诰ꎮ白居易在编集自己的文集«白氏长庆集»时ꎬ把“中书制诰”部分分为“旧体”和“新体”ꎬ“中书制诰”共六卷ꎬ前三卷为“旧体”ꎬ后三卷为“新体”ꎬ而“翰林制诏”部分却没有“旧体”和“新体”之分ꎮ为什么“中书制诰”部分有“旧体”、“新体”之分ꎬ“翰林制诏”部分却无“旧体”、“新体”之分?什么是“旧体”?什么是“新体”?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一、“中书制诰”为何分“旧体”“新体”?白居易有两段担任词臣的经历ꎬ先是担任翰林学士ꎬ然后担任知制诰、中书舍人ꎮ元和二年(公元807)十一月以职事官盩庢县尉(今西安周至县)的身份入学士院担任翰林学士ꎬ«旧唐书白居易传»卷一百六十六:“二年十一月ꎬ召入翰林为学士ꎮ三年五月ꎬ拜左拾遗ꎮ”[2]43...